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前景 >> 大运惠民赛事活动ldquo免低
为高质量、高标准举办
成都大运会
成都新建、改造了49个体育场馆
极大提升了
全市体育基础设施
这些场馆在承担赛时任务之外
更大的意义在于
成为城市、市民的
体育赛会、健身活动主场
场馆如何惠民?
赛事活动与“免低开放”
协同打造坪效之王
从年开始,成都将陆续举办包括第31界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年世乒赛、年足球亚洲杯、年汤尤杯和年世界运动会等“五大赛”,这些世界级赛事落户成都,为这座新一线城市的发展赋予了全新势能。除此之外,成都还将持续举办成都网球公开赛、亚洲羽毛球精英巡回赛、世界体育舞蹈节等体育赛事。
图
赛季足协杯决赛,据成都发布
专业体育赛事的举办,为场馆持续带来头部带动,持续推动体育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更是让市民能够在家门口观赏到最高级别的赛事,推动体育产业消费的协同发展,形成了“龙头”与“凤尾”效应。
图
成都市射击馆/据锦江融媒
成都大运会极大地弥补了蓉城在体育设施场馆上的短板,但如何让“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四者协同?场馆的“免低开放”就是一个最鲜活的范例。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在年6月26日公布的《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中提到:
●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大运场馆将在做好场馆设施器材保护的前提下,尽量对外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满足市民健身需求;
●院校所属大运场馆除开展院校教学、训练、活动外,将面向师生开放使用;
●在确保场地设施设备不受损坏和保障大运会系列赛事活动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场馆可适度承接商业活动,如商业赛事、演唱会等。
图
东安湖体育公园/JASON翔升摄
在体育产业化的今天,场馆运营更加注重坪效,如何有效降低空置率成了能否激活场馆基础属性的最大困难所在。邓亚萍在接受采访时曾为成都点赞:“有很多演唱会、电竞比赛等都落地成都,这座城市的活力让场馆有更多内容支撑。同时,更多全民健身的活动和赛事也需要利用更多的场馆,成都目前的基础设施条件已非常令人艳羡了!”
图
双流体育中心体育馆
大运遗产的前置化处理,让场馆在后大运时代成为“坪效之王”,这也给所有国家、地区和城市呈现了一个处置赛事遗产的有益尝试。
赛后利用前置化
全民健身与校园体育
协同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更多的文体活动,不仅能够为城市发展激活更多动能,它们所创造的多元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更是从多个维度进一步拉升了成都的城市居民幸福指数。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猛追湾游泳场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岁月,从一片荒芜的河滩到如今设施齐全的市属场馆,“成都人的夏天从排队猛追湾开始”这样一句玩笑话,已经完成了“四季拓展”,游泳不再专属于盛放的夏日,更是走进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图
猛追湾游泳馆/消费质量报
作为成都大运会场馆改造提升项目之一,猛追湾游泳场从年正式开工改造,到去年5月完工,室内训练馆已经成为集游泳与水球于一体的场馆,两片25米×50米的泳池很好地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家住附近的市民廉先生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已经游了4年,现在坚持每周晚上下班来游3次。”体育正在改变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便利的场馆与服务让市民能够在家门口纵享运动带来的健康与活力。
图
猛追湾游泳馆/成华区猛追湾街道办网易号
在全民健身之外,大运场馆惠民更是协同推进校园体育的全面发展。在所有的36个大运会改造场馆中,有22个本身就是学校的体育场馆,这些场馆通过基础功能和设施的提升,更能够满足学生群体在日常课程中的使用需求。
全面推动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成都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3月24日,成都市体育局公布的《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年全市总体体质达标率(达到体质“合格”等级以上标准的人数百分比)为93.15%,比年的93.0%提升了0.15个百分点,成都人国民总体体质达标率已经连续6年提升。
数据的背后,是城市活力的迸发,是市民习惯的养成,是场馆提档升级的加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成都这座新一线城市正在前行之路上加速远航!
·END·
图文综合自:人民网
编辑
姜东
审核
邓秋
FINDOUTMORE
“天府黄”秒换霓虹装成都大运会射击馆扮靓夜空
成都大运村长啥样?带你抢“鲜”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