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前景 >> 回顾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在年体育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年体育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体育标准化工作将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以服务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为核心,围绕体育总局年工作部署,高质量发挥体育标准化在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围绕完善标准化制度和组织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提出配套修订《体育标准制修订工作实施细则》,促进体育标准化工作管理效率提升,强化标准预研工作统筹协调。逐步形成服务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标准体系。
《工作要点》聚焦重点领域标准的研制,持续推进竞赛训练、赛事活动、冰雪运动、场所开放等相关标准研制工作。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发布室外健身器材、体育公园、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登山健身步道、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办赛指南、参赛指引等一批国家、行业标准。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作为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秘书处承担单位,高度重视行业领域内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近年来,标委会立足于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将体育用品产业需求与各类标准制修订紧密联合,围绕冰雪运动、青少年体育等一系列产业急需的相关标准进行立项研制。
自年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我国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日益高涨,国内冰雪产业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受限于国内冰雪运动场馆设施、运动服装、装备相关建设标准和制度的缺失,大众冰雪运动发展始终无法取得进一步突破。
自年起,标委会先后研制了《个体防护装备运动眼面部防护滑雪镜》国家标准,《仿真冰场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移动真冰场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并皆获批上升为国家标准。其中《仿真冰场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已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要国家标准序列。标准的实施,为相关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制造工作提供了有效规范。在确保人民群众安全、高质量参与冰上运动的同时,避免了企业无序、无目的的投入,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后冬奥”时期,标委会将继续做好相关标准研制及宣贯工作,为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体教融合是标委会工作的另一个发力点。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建设,年,由标委会申请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部分:体育器材的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批准立项。年1月,标委会秘书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起草单位,最终选定28家单位和3名标准化专家组成标准起草工作组。目前标准已完成报批工作。
除国家标准外,为响应创新和市场对标准的需求,《工作要点》提出,推进团体和地方标准化优质发展,提升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标准化工作能力,拓宽团体标准推广应用渠道,推进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在国家体育总局团体标准信息公开平台公开其制定的团体标准。
如今,在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物流”等概念早已成为了现实。考虑到室内、外健身器材及健身场所智慧化势必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年联合会便组织研讨《智慧化健身场所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在年1月正式实施后,有效规范、引导了市场上智慧化场所的建设,为各级体育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作为全民健身的主力军,老年群体的健身健康需求一直被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