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发展 >> 教育部ldquo新课标rdquo
林苑
体育大生意记者
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年版)》,新课标将于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
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每10年修订一次,目前全国使用的体育教材是年的版本。此次教育部门针对旧版做出多处调整,全面提升了小学及初级中学体育课权重,体现出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体育与健康”课时首超外语获“主科地位”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年中国大陆普通小学在校学生规模约1.07亿人,初中在校学生规模约.40万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规模约.20万人。
从《课程标准()》公布的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义务教育总课时比例来看,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正从刚性要求变为现实,上述约两亿在校学生将直接受益。根据新课标规划,从今年9月起,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会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10%-11%,超越外语(6%-8%)和理化生、科学(8%-10%),成为小、初阶段仅次于语文和数学的第三大主科。
义务教育各科目安排及占总课时比例
可以看出,“体育与健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权重正不断增加,体育老师不再“生病”了。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张国华表示,体育与健康课程倡导在应用情境中评价学生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学练活动中实现素养提升。
与以往体育课程标准相比,《课程标准()》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的逻辑起点,从体育课程为主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机融合转变,并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块。同时明确,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体育锻炼等,发展学生的特长。
新课标明确
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体育锻炼
《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学业质量要求,为学生学习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技能,自觉保持终身体育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项体育教育研究表明,义务教育阶段的女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与参与度随年级升高而逐渐递减,导致大批女性基础体育人口的流失。此次课程方案及标准改革实施后有望加深中小学在校女生的运动健康意识,培养女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形成健康的体育观念,帮助女生通过体育课奠定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