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市场 >> 铜陵师范附属小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防患于
为了切实提高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防范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区教〔〕84号《铜官山区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此制定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㈠指挥机构
1、成立师范附小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在区教育局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下,负责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邾根好
副组长:韩永胜、刘爱芳
成员:彭向阳、张明、刘丙富、孙丽丽、周爽、杨勇
主要职责:研究制定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定学校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2、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由分管副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学校总务处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并负责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成员为学校各部门负责人。
㈡工作机构
1、协调指挥组
组长:邾根好
副组长:韩永胜、刘爱芳
成员:彭向阳、张明、刘丙富、周爽、杨勇、班主任
工作职责:⑴向全校教职工及时传达上级部门的指示。
⑵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打印、上报下达,向全校下发有关通知。
⑶了解全校动态,掌握灾情信息,并及时报告指挥部。
⑷协调各工作机构的工作,了解进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并上报。
⑸及时向上级部门呈送和报告学校的请示、报告、建议和要求。
⑹接待来访人员,负责外援人员的接待和生活安排。
2、宣传教育组
组长:邾根好
副组长:韩永胜、刘爱芳
成员:张明、周盛春、陈春燕、金岚、余金江
工作职责:⑴实施宣传教育、灾情联络应急预案,向广大师生宣传自救逃生知识,保证通信畅通。
⑵编制宣传提纲,搞好突发事件应急期间的宣传报道,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和学校指挥部的要求发布消息。
⑶组建通讯抢险、抢修队(落实到人员),准备好装备、抢救工具、交通工具等,进行培训,并令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
⑷对学校通讯建筑、设备、设施和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灾后通讯畅通。
3、人员疏散组
组长:邾根好
副组长:韩永胜、刘爱芳
成员: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和所有当堂课教师
工作职责:负责全校师生的应急疏散。每学期开展一次防震或消防逃生安全疏散演练,让全校师生牢记自救互救知识和逃生路线,避免拥堵而延误逃生时机,甚至发生踩踏事件,尽最大可能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4、抢险救灾组
组长:邾根好
副组长:韩永胜
成员:学校青年男教师突击队
工作职责:⑴实施抢险救灾、物资保障及应急资金应急预案,并根据预案做好救灾款项和救灾物资的落实工作,统一协调所有救灾资金和物资。
⑵对防洪、消防、防爆、防毒和压埋人员的抢险队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的业务技术培训,并令各队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做好抢险救灾用的物资准备(包括装备、抢险抢救器材,交通与通讯工具)。
⑶检查救灾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储备情况。
⑷做好医疗救护防疫工作。准备好救护、防疫、运送伤病员所需的物资和交通工具。
㈢指挥处置体系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区教育局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预警指示,通过学校指挥部办公室发出预警预报,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对学校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二、监测报告
㈠监测
学校建立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加强信息搜集分析,及时发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前瞻性、苗头性信息。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电话为总务处电话,接收各类突发事件监测信息。
㈡报告
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全体师生应及时报告学校指挥部办公室,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准确上报到区教育局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报告内容:信息来源、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范围、性质、动态、影响情况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及时续报。
三、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
㈠教育教学活动
1、课堂教学
教师职责:⑴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导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⑵上课前应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得中途出入,不得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或其它物品。不得做与本堂课教学无关的事。
⑶教师必须到点上课不迟到,到时下课不拖堂。认真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如上课须用剪子、刀、圆规等易造成人身伤害的教学用具,应事先强调使用安全。
⑷进行户外教学活动时(含体育室外课),教师应考虑安全因素,认真组织,强调纪律,突出安全。并检查活动场地、器材有无安全隐患。
学生须知:⑴上课时应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指挥。
⑵按规定使用学习用具,用完后立即收好。严禁用易造成自身或他人人身伤害的学习用品嬉戏打闹。
⑶上室外课时(各科户外教学活动),应听从指挥,服从管理,不得擅自行动。
明确责任:⑴如因任课教师上课迟到或中途出入期间发生事故,任课教师负主要责任。
⑵使用易造成伤害的学习用品时,教师应指导使用方法并强调使用的安全性。实验课中,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仪器设备,教师必须认真讲解使用要领和注意事项,并做好示范。对易损坏的用品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确认其安全后再使用。
⑶如因组织教学不力,课堂混乱,户外教学未考虑安全因素而发生事故,任课教师负主要责任。
⑷如因体罚或变相体罚而造成事故,任课教师负全部责任。
⑸如教师在上课期间严格履行职责,个别学生因不服从管理而造成自身或他人的人身伤害,或造成公共财产的重大损失,由该生及其监护人负主要责任。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⑴如发生学生受伤,视医院救治,及时报告学校,并与学生的监护人取得联系。
⑵如发生学生和教师对立情绪严重,教师应冷静思考,寻找解决办法。切不可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2、课外活动
教师职责:⑴组织各项体育运动时应保证训练场地、器材的完好。
⑵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训练前应检查训练场地、训练器材的安全性,询问、检查学生身体状况,如学生身体不适合本次训练课内容,教师应给该生安排其它训练内容。
⑶教师应加强运动队员的教育,经常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远离游戏室、网吧等场所。下训练课后应及时回家。经常和运动员家长取得联系,掌握运动员思想动态及回家时间。
学生须知:⑴积极主动参与训练,并经常主动和教师进行思想沟通。
⑵训练课结束就回家,不在路上及其他地方玩耍、逗留。
3、学生自主活动
⑴学生自主活动区包括楼梯、操场、走廊等。
⑵学校在楼梯、走廊标注安全活动提示语,如:上下楼梯靠右行;此处有电,请勿触摸;请勿翻越栏杆等。
⑶学校每天安排若干名老师在学生自主活动区护导,及时疏导排除隐患,保证学生安全。
⑷学校制定“课间活动规范”,规范学生的课间行为,提倡学生在自主活动区开展文明的、小型的游戏活动,如:踢毽子、跳绳、夹沙包等。
⑸学校组织学生编写“操场活动规范”和“校园轻声慢步”的儿歌,提示学生在活动中勿忘安全。
㈡安全教育
1、学生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预防溺水教育、防盗防火教育、法制教育、自救自护教育等。
2、学校成立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以班主任为核心,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学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不同主题的安全教育,如:3月、9月的交通安全教育;4月的自救自护教育;6月底的预防溺水教育;5月、10月的重大活动的人身安全教育;12月的法制教育;1月初的防盗防火教育。
4、学校通过广播站、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讲座宣传安全知识,班级通过主题班会、竞赛、看录象、社会实践等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5、教师的自身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时,应冷静思考,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予以自护。
6、在校园内,教师应该主动避让学生,以免发生碰撞。
㈢校园环境
1、总体环境
⑴校舍、道路、花坛的建设与分布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⑵危险部位、楼梯转弯处有明显标志。
⑶消防设施齐全、救生楼梯畅通。
⑷雪天要清除校内主干道积雪,并向师生强调注意防滑。
2、功能室环境
⑴各功能室应做到规章制度上墙,定期打扫,做到无浮尘,无堆积物。
⑵无人时关掉所有电器设备,拔掉插头。
⑶需要配备消防设施的功能室应配备齐消防设备。
3、教室环境
⑴教室应做到明亮、洁净无蛛网。
⑵工具房干净整洁,桌椅摆放整齐。
⑶电视机上无浮尘,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用完关掉所有机器,拔掉插头。
4、办公室环境
⑴办公室应做到清洁卫生无堆积垃圾,办公用品摆放整齐。
⑵注意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
⑶室内无人应锁好门、关好窗,下班后应检查所有电器设备,确认关好后方可离校。
四、应急处置
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处置
1、及时向区教育局报告灾情并迅速组织自救,指挥全校教职工认真履行《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迅速开展工作。
2、及时召开救灾会议,研究部署救灾工作。
3、灾害发生后,立即向全校师生转达上级部门关于灾后应急的指示,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伤员救治、人员安置、物资发放、疫情防控、治安维稳等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基础设施的抢修与恢复。
4、协助有关部门对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及时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防治衍生灾害的发生。
5、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校园正常秩序。
㈡事故灾害突发事件处置
1、火灾事故处置
⑴迅速开通全部消防安全通道,组织师生紧急撤离火灾现场,及时拨打火警电话。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配合公安消防队员,赶赴现场进行扑救。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医院救治受伤人员。
⑵及时向区教育局报告火灾情况。
⑶协助公安消防部门,开展事故调查,落实责任追究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校园建筑物倒塌、踩踏、溺水等事故处置
⑴及时拨打、、救援电话,协助公安、消防、医护人员尽快解救被困人员,及时抢救受伤人员,组织人员对轻伤者进行简易救治、包扎止血等应急处理措施,医院抢救。要迅速与受伤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安抚慰问受伤学生家长,确保师生和家长情绪稳定,严防事态扩大。
⑵及时向区教育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
⑶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开展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凡因安全管理疏忽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交通事故处置
⑴发生交通事故,遇有师生伤亡等情况,要及时向公安交警部门报告,校领导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并将情况向区教育局报告。
⑵要迅速与受伤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安抚慰问受伤学生家长,确保师生和家长情绪稳定,严防事态扩大。
⑶协助公安交警部门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及时查明事故情况。
4、大型群体活动安全事故处置
⑴学校组织开展各类大型活动,要书面上报区教育局,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同时制定专项安全预案,落实安全措施,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办部门责任人对活动安全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⑵校总务处要配合活动举办部门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对活动场所治安秩序、消防安全、重点要害部位等实时实行监控,严密防范,必要时报请公安机关参与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⑶发生安全事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协助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指挥部成员要稳定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
⑷要迅速与受伤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安抚慰问受伤学生家长,确保师生和家长情绪稳定,严防事态扩大。及时向区教育局上报事故情况,并对事件展开仔细调查,落实责任追究制。
㈢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
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1、及时向市疾控中心、区卫生局和区教育局报告,同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通报情况,做好家长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加强舆论导向,维护校园教育教学秩序。
2、积极配合卫生、疾控部门开展疾病防控和患病人员的救治工作,及时将事件情况报告上级部门。
3、密切配合疾控、卫生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的人员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等措施。根据要求,对现场和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
4、协助卫生、疾控等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根据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㈣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处置
1、加强门卫管理,严防社会闲杂人员等进入校园制造事端,引发混乱。校外人员在校园内寻衅滋事时,校园安保人员和其他值班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其劝阻或将其控制,并及时拨打报警。如造成师生人身伤害,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救治受伤害师生,并及时将情况报区教育局。
2、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社会突发事件,要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抓好安全防范工作,严防事件对校园造成影响。
3、协助公安部门认真开展案件调查,如因安全管理不善而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调查评估
校园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经消除后,由指挥机构宣布应急结束,并组织人员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性质、损害、责任等进行调查评估,形成报告,对事件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
六、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参与应急处置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处置工作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谎报、瞒报、漏报事件重要情况的人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