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市场 >> 段花扎根深山无怨悔春风化雨育桃李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
今年68岁的段花扎根山区36载,从小学代课教师做起,在艰苦的环境下,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作为尊师重教典型在全国巡回演讲。
6月15日,在宝丰县城段花窗明几净、朴素整洁的家中,这位被当地群众誉为“干石崖上一枝花”的退休教师正忙着整理从教36年的经历和感悟。谈起过往,她思绪万千。
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宋沟村地处宝丰县西部山区,段花此前从教的宋沟村干石崖自然村干石崖小学更是位于大山深处。从这所小学出发到示范区管委会要翻山越岭10余公里,到最近的村委会也要翻过一座大山。
年,19岁的段花从鲁山县高中毕业后回到生产队当会计。一次偶然机会,段花了解到先后派到干石崖小学的十几名老师都因为受不了苦来了又去,学校也时开时停。因为没有老师,学校的孩子们已经停课大半年。得知情况后,段花自告奋勇从鲁山来到干石崖小学。从此,她成为一名扎根山区的“永久牌”老师。
初到干石崖小学,虽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情况仍让段花一惊:5个年级31名学生挤在半山腰两间破旧不堪的茅屋里,教室前后挂两块黑板,学生上课用的是石桌石凳,上课时根据年级不同,学生有的脸朝前,有的脸朝后。
段花一个人要教5个年级的语文、数学等课程,这让初次教学的她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即便每天拼尽了全力,到下课时往往还是没能完成教学任务,不到一星期时间,连忙带急的段花病倒了。
听说新来的老师病了,公社和大队的干部来了、村里的乡亲也来了,孩子们围在床前怯怯地喊着“老师、老师”。看着眼前的一切,段花再也躺不下去了。病还没完全好,她就翻山越岭跑了十几公里山路,向一名退休教师“取经”。
从老教师那里,段花学到了工作方法和教学技巧,更学到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品质。回到学校后,段花从维持教学秩序入手,制定了规章制度,挑选了学生干部。她讲完一节课,就让班干部具体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复习课文、做作业,教学秩序逐步稳定。
为解决多级复式教学的难题,段花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以小循环为主的全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
到干石崖小学工作一年后,段花和宋沟村的李东山结为夫妻,自此,段花彻底留了下来,干石崖小学成了她全情付出的耕耘地。
年夏天,在一场暴风雨中,受到雨水长期浸泡的教室墙倒塌一大片。没有教室,段花就带领孩子们打起“游击战”,晴天树荫下,雨天进磨房。严冬来临,段花家的两间新房子落成了,她便把学生们领到家里上课。在这所“家庭小学”里,段花又送走了两届学生。
“当时条件差,我们就把孩子接到家里上课,再艰苦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功课。”丈夫李东山对段花的工作十分支持。
为了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段花决定,不收学费。于是,她把每个月几块钱的工资也拿了出来,置办一些必备的工具书、教具,并买来文具免费发给学生。她还利用节假日领着学生上山挖药材、割梢子、捡橡壳、扒全虫卖钱,用挣来的钱给孩子们交书钱、买作业本。
光阴如梭,春华秋实。不知不觉中,岁月风霜染白了段花的双鬓,皱纹也爬满了额头。36年来,段花教过的许多学生已走出大山。
年,段花光荣退休。此后由于村庄搬迁,干石崖小学被合并到附近的滴水崖小学。
如今的滴水崖小学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清新。学校的硬件设施大为改观,不仅有教学楼、住宿楼、餐厅,还建起了篮球场、足球场等活动场地,图书室、实验室、体育音乐美术器材也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满足教学需求。
今年3月8日,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举办座谈会,段花受邀参加,分享了她从教以来的经历和感人故事,并向新任教师传授了所思所学所得。
“劳模精神是一种源于平凡的不平凡精神,段花老师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坚持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我校全体教师将认真学习段花老师水滴石穿的坚韧、年复一年的坚守、精雕细刻的工匠操守,为山区孩子的明天和教育事业发展不懈努力。”谈及段花,滴水崖小学校长罗延召动情地说。
“这几年县里的‘县管校聘’和‘延时服务’都搞得非常好,我十分支持。”对县里的教育事业改革,段花也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