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前景 >> 十四五期间湖南体育这么规划三湘都
三湘都市报7月27日讯(记者丁鹏志实习生廖晓阳朱斌)“十四五”期间湖南省体育将发展九大工程。到年,使湖南体育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中西部地区领先地位……今天上午,湖南省体育局举行新闻发布会,省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熊倪发布《湖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相关内容,并答记者问。
目标:力争到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截至年底,我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8万,比例达38.51%;“15分钟健身圈”覆盖全省个城市社区,占城市社区的93.70%;年度体育产业总产出.89亿元,涌现出优冠等一批自主创新本土体育用品品牌。里约奥运会,湖南15名运动员获得2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和2个第四名,打破1项世界纪录和1项亚洲纪录。年第十八届亚运会湖南运动员取得了17金8银3铜的佳绩,……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湖南体育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地完成,全民健身蓬勃发展,体育产业发展速度快,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展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程、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工程、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与体育志愿者服务工程、竞技体育实力提升计划、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体育产业项目建设工程、竞赛表演产业升级工程、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建设湖南体育文化新媒体工程。力争到年,使湖南体育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中西部地区领先地位,初步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体育强省发展格局。
“15分钟健身圈”逐年实现全覆盖
根据《规划》,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程上,全省将新建或改扩建55个体育公园,建设2.4万公里潇湘健身步道。潇湘健身步道的整体布局,大体遵循“三山、一江、一湖”方案。自东向西,由罗霄山脉至南岭,再到武陵、雪峰山脉的“登山步道”;自北向南,由环洞庭湖沿湘江溯源而上的“骑行步道”;以及可连接省内各登山步道和骑行步道,而依当地情况修建的城市“健走步道”,构成我省较完善的健身步道网络。
同时,简化健身设施建设审批,新建居民小区和社区严格落实“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大力推广以政府出资、社区出地,企业以互联网思维运营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模式,提质现有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逐年实现全覆盖,建设农村社区“30分钟健身圈”。
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监管体育设施,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和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建设,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覆盖率逐年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
打造“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
在打造现代化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上,《规划》表示将大力开展健身走(跑)、广播体操、骑行、登山、徒步、广场操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大力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龙舟、舞龙舞狮等民间民俗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积极探索以房车营地、航空飞行营地为代表的新兴户外体育休闲运动项目。推动湖南百万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推进“互联网+健身”,丰富线上线下结合的全民体育运动,支持线上平台发展,带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居家健身和网络赛事活动。
围绕“江”(湘、资、沅、澧等)、“湖”(洞庭湖、东江湖、柳叶湖、清江湖等)、“山”(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崀山、衡山等)、“道”(潇湘健身步道、茶马古道、岩道水道驿道等),着力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户外休闲活动品牌。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和民俗文化,打造“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塑造各地专属的全民健身品牌。每年举办县级以上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次数次以上。
《规划》还规定,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发展,要精心打造多种青少年体育活动和赛事品牌。湖南各级各类体校达到60所以上,并且每市州至少有一所体育运动学校,县市区业余体校覆盖率达到30%。
重点优化六大产业链条,设“体育消费节”
《规划》要求,围绕经济强省建设,实现体育产业发展新突破。推动湖南体育服装、球类制造、运动地板、运动场地塑胶、健身器材、运动穿戴设备等领先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重点优化健身休闲产业链、竞赛表演业产业链、智能体育产业链、体育用品制造和服务全产业链、体育培训产业链、体育彩票产业链等六大产业链条。
培育1-2家体育企业上市。引进先进的体育用品和体育制造企业落户湖南。建设一批湖南省体育旅游示范区,突出红色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建设。
支持长沙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建设,发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作用,推行省级和市级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设立“体育消费节”,大力发展节日和夜间赛事经济。
《规划》还规定,建设湖南体育文化新媒体工程,借助湖南强势媒体促进体育媒体的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成果,提升体育传播形态的全息化、可视化。推进湖南电视体育频道的建立;建立体育赛事信息平台;建立体育娱乐网站。
答记者问
问:在推进体育融合发展上,我省有什么重要举措?
答:在推进体育融合发展上,《规划》提出了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特点,把体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的大局中去统筹规划,探索湖南体育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积极推动‘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旅融合’及互联网等新业态的融合,做足“体育+”这篇大文章”。
问:在“健康湖南”建设方面,《规划》中体现了哪些湖南特色?
答:一是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建设。规划提出要大力推广以政府出资、社区出地,企业以互联网思维运营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模式,特别是要提升大城市“15分钟健身圈”和农村“30分钟健身圈”的覆盖率。
二是潇湘健身步道建设。体育强省规划建设中提出了6万公里潇湘健身步道建设的目标,“十四五”期间(2.4万公里)将会有序推进,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天然的健身场所。
三是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创新。围绕“江”(湘、资、沅、澧等)、“湖”(洞庭湖、东江湖、柳叶湖、清江湖等)、“山”(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崀山、衡山等)、“道”(潇湘健身步道、茶马古道、岩道水道驿道等)特湖南特有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户外休闲活动品牌。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和民俗文化,打造“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塑造各地专属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等。
[责编:胡元媛]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