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介绍 >> 核心区两周年,青岛市北群众体育生活更精彩
「本文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12日讯核心区两年来,市北区聚焦城市更新“民心工程”,高品质主城核心区建设增效提速。
体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朋友,往往心情更愉悦、身体更健康、精力更充沛。每天清晨,延安路街道标山路的儿童乐园、老年乐园,几支不同的健身队伍在打太极拳、舞太极剑;每天晚上,洛阳路街道的海琴广场,几百人的市民方阵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心地跳着广场舞;在北岭山森林公园,上百人的健步暴走团沿着公园步道快走健身,不远处几十位市民在跳劲舞;遍布几乎每个居民小区的健身器材利用率很高,茶余饭后,市民朋友们有的踩踏步机,有的骑动感单车,有的拉伸单杠;在很多的社区健身吧,乒乓球台周边都围满了打球的市民;在一个个公共儿童乐园,孩子们与父母坐跷跷板、滑滑梯,欢声笑语一片;在中联运动公园,踢足球、跑步、打羽毛球、跳健美操,在运动中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在新兴体育馆,每天来运动的市民多到馆内停车场总是满满的……体育生活悄然间已融入到每个市民的生活日常,走走路、跑跑步、爬爬山,已经成为广大市民每周或每天都在坚持的锻炼项目,体育就在你我的身边。
为了让全区居民朋友们的体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北区教体局积极争取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支持,持续增建各类体育设施,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我们的口号是:走起来,动起来,体育生活更精彩!
健身站点遍布全区各个广场、公园。在市北区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4万人。为了培养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区居民锻炼身体的习惯,市北区教体局从大力培养热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入手,以他们为骨干,在各社区引领形成积极锻炼、强身健体的热潮。截至目前,市北区先后培养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由他们深入到各社区体育健身站点,利用晨练、晚练时间教学,教群众喜爱的健身项目、健身知识、健身方法,提高群众健身技能,成为各晨(晚)练站点的指导者、负责人。截至目前,全区各类健身项目的晨练晚练站点已达到个,注册的健身气功站点有14个。
健身设施场地分布更加细密均衡。为方便全区广大市民在居住地附近随时随地可以健身,市北区教体局近年来在体育设施建设和更新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已经建成了处健身场所,安装了余件健身器材,率先达成“八分钟健身圈”。建有奥林匹克运动公园、青岛体育街、浮山香苑运动公园、四方健身示范园、夹岭山体育休闲公园等5个体育时尚主题公园,已建成24个公共笼式足球场和17个公共笼式篮球场,7个老年门球场,4个公共乒乓球场,14个公共儿童乐园,43个健身广场,3个残疾人健身活动站,55个“社区健身吧”。在去年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年在全区新建、更新供民众健身的公共健身场所处,目前正在陆续建设中,预计9月底前全部可投入使用。同时,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年底前还将建成智慧体育公园、笼式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等7处健身场地。届时,全区居民可以就近锻炼的场所、设施会更多。
加强巡检维护确保健身设施正常使用。市北区在全省率先建立健身设施巡检维修工作机制,对全区已建公共健身器材设施进行巡检、保养,并在每件健身器材上张贴了应急报修电话,对损坏的器材部件及时组织维修、更换,为全区群众免费就近健身锻炼提供了坚实保障,受到了群众欢迎和好评。今年以来,不但及时维修了居民通过市长电话、媒体监督等各种途径反映的有破损健身设施,还组织巡检维修服务单位对全区22个街道健身设施进行了2次全面巡检,发现地基松动器材17件,已经全部维修完成;为器材补漆20件;发现破损设施件,已全部更换零件修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破损体育设施,直接更新80处设施件器材。因巡检工作机制在全省、全市领先,工作细致扎实,市北区教体局被省体育局授予“省级公共室外健身器材管理维护试点单位”称号。
全民健身活动灵活多样形式开展。受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等原因影响,无法举办人数较多的线下体育比赛和活动,但市北区教体局还是想方设法开展了尽可能多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全区居民自愿报名参加。今年以来,组织了四期居家健身“运动养身心春节宅家练起来”活动,通过市北教育和体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