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介绍 >> 寿光打造家门口的15分钟健身圈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吃完饭了吗?咱们一起去跳舞健身。”家住美林花园的孙秀梅听到邻居的召唤,便与邻居一起到小区前的“口袋”公园跳起了广场舞。冬天的夜晚虽然有些冷,但丝毫不能阻挡舞蹈爱好者的热情。孙秀梅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建好后,为周边群众健身提供了极大便利。
“以前印象中每天来锻炼的大多是老年人,现在各年龄段的都有,大家没事就来这里舒展舒展筋骨,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如孙秀梅所说,近年来,为逐渐改善市民健身环境,高质量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寿光市在人口集中的绿地、公园、路边广场等安装了健身建材,建设了一些健身步道,更新了一些场所的体育设施,让居民在家门口就找能到健身场所,下楼就能得到锻炼。
如今,全民健身已不再是城市专属,触角延伸到了农村。为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寿光市向余个行政村和社区免费发放了乒乓球台、坐蹬器等健身器材,实现了“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小区、社区附近日渐增多的公园、健身步道、专业体育场等,画出了居民快乐运动、健康生活的“幸福圈”。
“乒乓球台、跷跷板、坐蹬器等健身器材齐全,这些健身场所已成为村里老年人和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近日,在洛城街道官桥新村,今年57岁的王志斌正在村里的健身广场健身,看着崭新的健身器材高兴不已。年底,官桥村多户村民搬进新楼房,现有的健身器材满足不了群众锻炼需求。寿光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捐赠了32件体育器材设施。“有了这些健身器材,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减轻了村集体的经济压力,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显著提升。”官桥新村“两委”成员田波说。
近年来,寿光市不断加大体育惠民投入力度,共投资多万元用于行政村(社区)、公园绿地健身器材建设,实现了行政村(社区)健身设施全覆盖和市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下一步,寿光市计划投入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40万元,在体育公园、文化中心广场打造多功能健身示范点,为“口袋”公园等配建体育设施,将城市的“金边银角”转化为体育场地潜力区,进一步完善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设施,举办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让体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编辑:刘晓哲审核:贾春毅李旭来源:潍坊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