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介绍 >> 互联网体育是伪O2O需求
为什么足球和篮球不行?
14亿人为什么找不到5个打篮球和11个踢足球好的正常人?中国注册足球运动员只有人,注册篮球运动员只有人。世界主要国家足球运动员人数:巴西万,德国万,俄罗斯.75万,日本万,阿根廷万,法国万,意大利万,英格兰.25万,西班牙.8万,荷兰.4万,韩国万
为什么不全国青少年(小中大学)联赛普选?为何不加入义务教育升学机制?
我想朝鲜经找到出成绩的答案了。全国青少年(小中大)学联赛普选,这样可以让全国数千万青少年参与其中,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青少年教育之路,身体不好,怎么当接班人的重任。可以仿照NBA选秀,小中大学,联赛升学制,物尽其才,不是所有人都是理工人才。大学毕业,适合走职业就走,不适合就放弃。这样学业和商业就结合一起了(科研、学术也是这样不单体育)
体校选拔弊端
青少年参与太少,基数太少,去的人是家里比较贫困或者不爱学习的人,他们也没有体育细胞吧。能走职业都是极少数。去了就是放弃义务教育了,哪个家长敢赌博呀。
体育场地少
三大球活动场所太少,除一线城市大学,公共场地相对多一点,很多2线城市球场都很少,体育馆都归政府管制、体育场也不对外开放。与发达国家动辄数千、数万块体育活动场所,全民是真正爱运动和健康的。
为什么举国体制乒乓球能行,足球、篮球不行?
除了上面运动人口基数等原因。大球,需要更好的身体协调性,球感要好,身体素质要求也更高,总之要有天赋。种种原因,足球、篮球联赛还属于半职业化联赛,多有国企赞助。能上场球员,没有太多绩效KPI考核,拿着高薪,退役只想进体育局当编制人员(训练和态度都是业余的)。
体育能做的创业有哪些
几个关键字就能总结:小胖子减肥营+外语+兴趣班在一线城市某些场地、极少2线城市能开展。
体校毕业
取得突出成绩,成为职业运动员。除去当运动员和继续深造,还有如下就业选择:
1、毕业后,凭借优秀的专业运动成绩被大学特招,或者在毕业后能成为中、小学的体育教师或教练,只是一小部分。
2、健身教练
3、企事业单位文体干事
4、公务员(条件限制非常多)
5、体育用品、运动服装生产厂家的亲身体验技术指导
6、自己创业(健身、专业项目培训、服装器材的销售等等)
体育大学毕业
一般首选对口的就业渠道,也可以考公务员、参军等。
1.体育教育: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
2.社会体育:面很广,社区体育为主,比如社区体育指导员,但基本都是关系户去。
3.体育新闻:各传媒的体育节目版面、频道,也可以相关服务部门就业。
4.运动训练:一般做教练,但很难找到对口的单位要,加上体育系统本来就人多编制数少。
5.体育康复:新兴的专业,市场就业形势看好,但需求市场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培育,一般到科研所、运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