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介绍 >> 干货丨体育公园配置要求国家标准研讨会
《体育公园配置要求》
国家标准研讨会
NationalstandardsSeminar
工作计划
标准宣贯
实施评价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下称“装备中心”)以线上会议的形式组织召开了《体育公园配置要求》国家标准研讨会。来自地方体育局、总局直属单位、全国体育单项协会、高校、研究检测机构及体育器材、体育产业企业等家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南京万德全人群智慧体育公园解决方案.
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主要研讨《体育公园配置要求》国家标准框架,家单位针对标准编制内容提出条建议,部分单位介绍了推动体育公园建设、运营管理的相关案例,提出标准后续宣贯、实施评价等工作建议。南京万德集团作为体育产业的领军企业也参与了此次建议的提出。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标准编制总体要求
1。十四五时期全国各地至少要建个体育公园。标准编制组将于今年7月完成标准草案稿,满足各地体育公园的建设需求。
2。标准中体现服务与管理的结合。《体育公园配置要求》标准内容不仅包括场地设施规模、配备类型,还应规定运营管理、服务监督与评价等方面要求。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将对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做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按人口及公园的服务半径规定相应的配置要求、项目要求及规模设定。
3。标准中体现智慧体育公园建设内容。前期编制组已调研了部分体育公园中智慧健身设施配置情况,后续将针对信息化、智慧器材等开展专题研讨,明确标准中相关定性指标或定量指标。
二、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和需重点解决问题
标准编制组整理汇总各参会单位建议,拟将《体育公园配置要求》(工作组讨论稿)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分类、场地设施、器材装备、运动方法、赛事活动、体育文化建设、信息化配置、服务与管理、评价与改进,共13个章节:
1、范围。规定本文件的标准化对象和所覆盖的各个方面,并指明文件的适用界限。
2、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本文件中规范性引用的文件,包括引用的国家标准化文件、行业标准化文件、团体标准化文件、ISO、ISO/IEC或IEC标准化文件、其他机构或组织的标准化文件、其他文献。
3、术语和定义。界定为理解文件中某些术语所必须的定义,包括“体育公园”的定义。
4、总则。给出体育公园的建设、改造应遵循的总体原则,以及用地配比、规划设计选址、命名等原则。
5、分类。包括体育公园的分类方法和各类体育公园的判定条件。
6、场地设施。规定体育公园中配置的各类运动场地的具体要求,不同地形地貌可配置的运动项目的说明。包括健身广场、集体球类运动场地、山地开展的运动项目、沙漠开展的运动项目、水域开展的运动项目等。
7、器材装备。规定体育公园中开展的体育项目的器材装备的具体要求。包括健身器材的配置、集体球类运动器材的配置、健身广场配套器材的配置等。
8、运动方法。规定体育公园中开展的科学健身指导的方法。
9、赛事活动。规定体育公园中开展赛事活动(主要是群众赛事,特色运动项目)的组织要求、配套器材设施要求及管理要求。
10、体育文化建设。规定体育公园中体育景观建设、体育氛围营造、体育文化宣传等内容的要求。
11、信息化配置。规定体育公园中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要求,包括智慧化设备的技术要求(应用场景、功能要求、运维要求等)、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的通用技术要求(体系架构、功能、系统配置、安全等)、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通用要求(总体架构、智慧化应用等)。
12、服务与管理。规定体育公园的服务要求及运营管理要求,包括体育公园服务种类、服务质量、人员资质、运营模式、安全应急管理、场地设施设备的管理、商业化管理等。
13、评价与改进。规定体育公园评价方法、内容、改进的措施等。
目前标准编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关键共性问题有待解决,包括绿化率及场地面积、信息化、智慧器材、服务管理、运动评估、配套运营、单项运动、水上项目等若干技术内容。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标准编制组将针对上述标准技术内容中的重难点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工作,如体育公园的绿化率、场地面积及用地配比、分类分级、场地配置指标及场地利用率计算方法、器材设施配置指标及智慧化、信息化建设等等。
同时,为确保标准技术内容的科学性、普适性、合理性,编制组将扩大调研范围,拟到多个省市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实际调研情况以及专题研讨成果,编制组拟定于4月中旬完成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6月底之前细化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标准送审稿。7月底之前组织召开标准的审定会,形成《体育公园配置要求》报批稿。12月底前组织若干场标准宣贯会,研究建立《体育公园配置要求》的标准实施评价反馈机制。
此外,将依据送审稿编制标准宣贯教材和标准释义图集,并做好相关出版工作。标准释义图集或以图文和视频两种形式呈现,便于指导地方体育部门和体育公园建设、改造单位的工作。后续编制组将连同地方体育部门和体育公园建设、改造单位组织开展若干场标准宣贯活动。
南京万德打造的溧水智慧体育公园
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公园配置要求》的编制,将为体育公园的科学规划布局、优化运营模式、完善配套服务等提供标准依据,能够充分发挥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推动体育公园建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南京万德集团
体育公园建设先行者
南京万德集团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业设计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直以来用高标准践行,不断推动产品安全标准、体育公园配置标准等各类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先后参与了三十余项产品、安全、管理和配置等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荣获“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颁发的“标准制定贡献奖”,为全国乃至全球标准化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之前,已前瞻性探索实践体育公园建设的新内涵和新方案,拓展体育公园标准配置,创新输出的全人群体育公园设施配置,满足儿童、成人、老人、特色人群对游乐、健身、运动、康养等需求,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生活的特色体育服务。
凭借长期对健身路径市场的跟踪研究,南京万德在业内率先提出“二代健身器材”,推动国内健身路径的升级换代;利用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思路于年在沈阳全运会期间落地“全人群健身”示范园;年在南京溧水建成国内第一座“全人群智能示范体育公园”,得到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首肯,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建设城市智慧体育公园的热潮。
南京万德“智慧体育公园”解决方案,是基于“科技改变生活、智慧运动共享”的理念,围绕群众的关键需求,通过空间场景的塑造,运动闭环设计以及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综合考虑儿童、青少年、中老年、残疾人等人群的身体素质、机能、动作发展以及心理和社会交往等不同层面的健身需求,形成健康检测、运动干预,科学指导、主动锻炼、数据分享等。为运动人群提供优质的服务——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人群智慧体育公园”,并延伸到“智慧社区“,以现代化的科学健身方式,去满足市民“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的需求,让其享受个性化、科学化、共享化、便利化的智慧健康生活。
截至目前,南京万德集团先后在重庆、安徽、上海、江苏、湖南、辽宁、吉林广东、海南、浙江、河北、宁夏、山东、河南等14个省、市打造了80余座智慧体育公园。如:重庆东岳智慧体育公园、合肥南艳湖体育公园、山西运城体育公园等。这些公园都具有很强的代表示范作用,通过借助文创思维逻辑,将生态、体育、文化、科技、IP形象与无动力游乐设施相融合,遵循运动之美、城市之美、生态之美和人文之美,导入全球高标准的体育场景和运动内容建设管理体系,全面护航运动场地规划的完美呈现,让体育绿起来、让公园动起来、让城市活起来。
来源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
编辑丨申嘉豪
审核丨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