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发展 >> 教育部两则最新通知全面恢复严格禁止还
01教育部明确:全面恢复!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就统筹做好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
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意义,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国卫办疾控函〔〕号)要求,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实际,积极稳妥制定开学工作方案。
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园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组织教职员工做好开学准备,落实对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要求,全面排查各类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按照“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属地统筹”等原则,周密安排年秋季学期开学和相关工作,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
要压实学校防控主体责任,落实“防输入、防反弹、防突发、防松懈”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开学前,要建立完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预案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和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一人一档”制定返校学生信息台账,确保学生返校全程可追溯。
开学后,要严格日常管理,严格把好校门,严格活动管控,强化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及安全管理,继续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突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重点节点、重点事”的防控,针对国内境外疫情重点地区、无症状感染者、有重点地区旅行史或病史人员、秋冬季传染病高发时节等强化关键环节管理。要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密切配合,健全预警、预防机制,确保对突发疫情做到“四早”。
三、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各地各校要坚持底线思维,制定完善本地本校应急处置预案,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要组建应对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工作队伍,加强应急工作人员培训。要与卫生健康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点对点”的协作机制,协同开展应急预案全员、全过程、全要素演练,把做好应急演练作为开学、开园的必要条件。要确保应急工作机制运转顺畅,一旦发现疫情,能够快速启动,第一时间隔离、第一时间报告,高效处置,将疫情处置控制在合理范围。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地各校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认识学生全面返校、学校满负荷运行、应对“疫后综合征”的压力挑战,强化组织领导。
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校防疫物资储备充足,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条件薄弱学校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防疫物资配备支持力度,加强对学校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
要强化辖区、教育部门、学校、家庭个人“四方责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教育系统应对“疫后综合征”工作方案》,针对教育管理、教学改革、心理援助等重点问题,细化方案,做好应对。及时排查师生心理状况,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提高心理疏导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
02教育部最新通知:严格禁止!
近日,教育部针对在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关于要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时间的提案做出回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回应指出,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针对突发疫情,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形式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教学。
深化体育教育改革,修订体育课标和教材
下一步,教育部要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修订体育课标和教材,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推进体育品牌项目建设。
加强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建设
同时,要加强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建设。要求指导各地制订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开展体育对口定点帮扶和志愿服务。实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推进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任职体育教师工作。
健全学校体育督导评价体系
除此之外,还要健全学校体育督导评价体系,持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稳步推进体育中考改革。
03好消息!杭州各城区教育局集体官宣
暑假余额已不足,但暑气却经久不散。今天出门的各位,被晒化了没有?听说,许多爹妈已经开始担心:要是开学了还这么热,娃在热乎乎的教室里会不会吃不消?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近,杭州各城区教育局集体官宣——下学期开始公办中小学实现空调%全覆盖,孩子们可以在清新凉爽的环境中愉快学习啦!
据了解,“空调进教室”是年杭州市“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根据要求,年城镇(街道)公办幼儿园教室空调覆盖率必须达95%,中小学教室空调覆盖率65%。在电力等部门积极下配合下,目前杭州13个区、县(市)的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教室空调基本上都可以在开学前安装到位。
萧山区
萧山区学校教室空调安装项目于年5月正式启动,目前项目已接近尾声,线路改造、空调设备安装等基本完成。
年市、区级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萧山区公办学校(幼儿园)普通教室空调安装实现%全覆盖。
本项目涉及到的99个学校,共采购台空调,共投资约1亿进行变压器扩容和用电线路改造。
西湖区
新学期来临之际,西湖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的普通教室,全部安装上空调,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所有普通教室空调调试已基本完成。
年,西湖区启动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普通教室空调安装计划,根据学校实际设定一校一方案,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安装到位。年作为杭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同时也是计划收官之年,西湖区加快推进空调安装项目,全力保障空调安装的有序推进。
为实现教室空调安装%全覆盖,年5月西湖区启动教室空调安装专项工作,对12个校区进行电力扩容及线路改造,投入资金万元。
根据一校一方案进行空调选型及采购,投入资金约万元,共惠及36所学校(含新开办16所),个教室,采购台空调。
江干区
今年8月底前,江干区对13个校区进行电力扩容,36个校园区进行空调线路改造,计划完成后,全区普通教室空调安装比例达%。
开学前,江干区所有学校的64个校区,至少有个教室都将安装上空调,换句话说就是确保每一个在使用的教室都有空调。
在安装空调的同时,设施还引入了智能物联网控制模块,实现对空调系统的分级分区域管控,具有灵活配置和智能联动的效果,并通过精细管理实现绿色节能减排目标。
同时,每所学校将在空调开启时段、温度设定、通风等方面做好把控,出台详实的空调使用规则,引导师生合理使用空调。
滨江区
目前,滨江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不仅所有教室都安装了空调,会议室、报告厅等场所也实现%全覆盖。
年起,滨江区教育局结合对老旧学校的电力增容改造项目,同步更新空调线路、更新添置空调设备,年投入资金约万元,安装个教室,采购的分体空调均采用最新节能标准的空调。
针对新建学校,目前均采用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的模式,一次性对各教室、办公室、报告厅、会议室等场所安装空调。
余杭区
为保障广大师生能在新学期开学后拥有一个清新凉爽的学习环境,余杭区在小学、幼儿园空调新风系统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初、高中学校的加装工作。
去年,余杭区启动了小学、幼儿园空调新风加装项目并列入区民生实事工程,今年顺延启动了初、高中空调新风加装项目。
今年暑假期间,“学校教室装配空调”全面压实,开学前已经全部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新风、空调系统加装工程共涉及全区33所学校,安装空调台、新风系统台。
拱墅区
年、年拱墅区教育局为近间教室配备空调,目前全区学校普通教室空调安装率达到%,后续的新建学校教室也将同步安装空调。为此,拱墅区教育局已投入设备经费、线路改造经费累计近万元。
新建学校在空调选用上有多种选择,如vrv、一拖二、吸顶空调等,各班独立控制。而在为旧学校加装空调时,还重新对用电负荷进行设计布局,满足学校加装空调的基本条件。空调形式选择上,根据学校教室面积等基础条件,采用壁挂或者立式空调,安装方便,满足学校使用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上城区
上城区教育局下属学校空调改造工程是年上城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截止年底,上城区全区62所中小学、幼儿园已实现教室空调%覆盖。因此,上城区也成为杭州市各个区中第一个提前达到全区学校空调百分百全覆盖的城区。
实际上,上城区教育局早在年就已经着手在中小学教室里安装空调,夏天超过30度、冬天低于10度,学校会统一开空调。一到课间,不管空调关不关,都要开窗通风。
下城区
下城区将“下城区所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空调安装全覆盖”列为年民生实事项目,总预算投资万元。下城区教育局联合设计单位、电力部门通过前期多次踏勘、对接,研究制定“一校一策一方案”,明确职责,倒排时间,努力克服空调加装工程大、工期紧的困难,计划于8月底前安装完成,确保全区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室空调安装率达到%。
同时,为统筹区校一体化管理,实现空调节能减排等智能提升,此次空调全覆盖工程引入了智能物联网技术,通过空调内置NB-IOT功能模块,对全区台空调进行万物互联和精准智能管控。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区、校各级管理部门都可对空调使用情况(如温度设定、使用时长等)进行实时查看和管控,引导、监督师生合理使用空调,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故障空调将会自动及时地在云端平台上报故障代码,并通知维保部门跟进维修,实现精准维护。通过技术赋能,实现降低维护成本、提升管理效能、实现节能减排,开启智慧校园生活体验。
空调已经准备就绪
各位小主准备好开学了吗
来源
新华网、央视网、钱江晚报
常驻小编丨萧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