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活力校园案例什么样答案在老师自己的手中

发布时间:2022/6/27 16:15:17   

第五届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启动已有三周,案例征集平台收到了大量的申报案例。在案例的申报的过程中,老师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期内容,我们将针对老师们关心的案例申报书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我们采访了一些往届的参选老师,希望他们的想法对您是否会有所启发?

关于活力校园案例,专家都给出过自己的观点,如形式活泼、结合热点、迎合学生的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活力校园案例的亮点,但这些只是一部分,希望老师不会因此而思维受限。

提到活力校园征集,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活力校园。活力校园能够让所有儿童无论课前、课上、还是课外,都能通过身体活动和运动获得快乐的体验。

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共识

鼓励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的身体活动

从上学前到放学后,孩子们都可以运动。运动地点可以在教室里、运动馆、操场、走廊,无处不在。每次至少活动10分钟。如:课堂尝试新游戏、新器材;课间和午餐休息时间利用机会动起来;取消限制游戏的规则(如滚轮胎、翻栏杆、玩滑板)等。

开展优质的体育课程

孩子们定期上优质的、全纳的体育课程,旨在提高身体素质并获得积极的体验。如:教师接受培训,并将学习到的知识融入课堂,带来优质体验;所有孩子都认为体育课有吸引力、有意义;课程经过计划,包含多种动作类型、技能、激烈程度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达到最佳效果等。

全纳:指受伤或者身体条件受限的孩子也能活跃地参与到活动中。即除非医嘱说明不能参与,所有的活动都可以修改成能够满足受伤或受限孩子参与的活动。

营造全员参与的文化

为了成就孩子们的未来,校领导、家长、教职员工们要共同支持并投资于身体活动和运动。如:教育工作者对所有参与活动的儿童给予表扬;提倡积极的往返学校方式;身体力行树立榜样;不使用身体活动作为惩罚等。

活力校园的构想建议

必要措施

学校首先应该满足国家或相关部门设定的孩子参与身体活动运动的最低标准。标准包括:运动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规定许可的行动。如:学生每天有机会运动60分;提供课间或课后的运动条件;提供孩子认为有趣的体育课程等。

持续改进

活力校园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学校为实现这一过程需要有时间和行动的协调方案,如何将学校的水平不断提升。如:制定优质体育教育的身体活指南;选择符合学生特点及文化背景的活动;为全校参与体育活动提供充满乐趣的机会等。

最佳实践

小学阶段是为孩子们的动作技能打下坚实基础阶段,更精细动作学习将在以后完成。学校需要了解孩子们入学时应该掌握的身体运动技能,也为他们学习掌握更高层次基本技巧以及未来,乃至终生运动做好准备。实现该结果需要学校及相关部门进行长期的资源和战略规划,并不断付诸实施实践。

活力校园有时意味着创造性地利用场地;让不爱活动的孩子在体育课期间、课间活动起来;针对身体受限的孩子进行改造,让他们参与其中;让孩子们看到身边的成年人在积极活动;鼓励孩子设定并努力实现可行的身体活动目标等。活力校园不是一时兴起的创意,是长期的积累和实践,需要完成诸多工作才能让自己学校成为真正的活力校园。只要对活力校园的建设有助益的活动、课程或文化建设皆可以成为活力校园案例。

课内、课外及校园体育文化三个类别是什么?

有的老师会有申报时不知道选择哪个类别的困惑,往届老师的理解是,“课内就是指体育教案的设计和教学的互动,课外指大课间、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设计思路、活动内容、编排形式及组织方法,校园文化就是指营造活跃校园氛围及广泛开展校园活动。”

三大类别介绍

课内体育教学案例:课内体育教学案例为课堂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可以是教学教法的创新、组织方式的改进、跨学科融合、器材创新、新兴项目引进等,一切以创造孩子积极运动体验为目的的创新内容,都可以是课内教学创新案例。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鼓励学生互动、合理利用场地等。

案例:创新器材体育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案例:课外活动案例可以是大课间、课后活动、学校特色体育运动、特色赛事及家庭作业等创新,以满足学生身心需求为目的,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培养,锻炼习惯养成和终生体育与意识形成,促进身体、心理、社会和终生体育意识形成的活动。

案例:山沟沟里的足球队

校园体育文化案例:文化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可以是氛围营造、长期形成的行为和组织传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6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