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市场 >> 南联第二幼儿园疫情防控卫生防疫一日常规
SPRING
你好,春天
深圳市幼儿园卫生防疫一日常规
返园在即,小伙伴们都期待与老师、同伴见面。返园后,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幼儿园、老师、家长、小朋友们应该怎样做?别担心,深圳市教育局为大家带来了《深圳市幼儿园卫生防疫一日常规》,这些实用易懂的防控知识赶紧Get起来!(学校篇)(学生篇)(家庭篇)》↓↓↓
1
卫生防疫一日常规(园所篇)一、校园准入
1.加强幼儿园大门出入管理,疫情期间实行“白名单”管理,所有入校师生员工有序在校门口查验粤康码、行程卡、测温,拒测体温、体温异常(复测腋温≥37.3°C),粤康码、行程卡不符合要求者禁入。
2.制定详细的分级分时入离园工作安排,组织师生错峰进、出幼儿园,该过程全程佩戴口罩。
3.病愈或隔离期满师生应在入园时段后到园,经园医复核确认后方可入园回班。
4.谢绝一切与教学活动、卫生防疫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入园。
5.经批准入园的外来人员(非“白名单”)凭24小时核酸阴性结果,查验粤康码、行程卡、测温等,在园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
二、健康监测
6.开展全日健康监测,加强晨、午、晚一日三检和因病缺课(勤)管理、登记、追踪工作,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龙岗区教育局-04-:27
7.实行“白名单”制管理,全覆盖、无遗漏建立所有人员台账,园内人员佩戴口罩(体育活动、就餐等除外)。
三、手卫生
8.确保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备有洗手液、肥皂、免洗手消毒液等,有条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9.培养勤洗手和规范洗手的习惯。
四、通风换气
10.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
11.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和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五、健康教育
12.对师生和家长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培训和指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3.开展心理疏导,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六、就餐安全
14.规范就餐流程。疫情期间组织师生错峰用餐,送餐到班,分散就坐,禁止交谈。
15.禁止外卖入校园。
七、教学安排
16.合理安排幼儿学习与游戏活动。疫情期间不走班,不开展“大带小”交往性活动,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17.控制使用功能室、会议室,每次使用后消毒1次,开窗通风1小时候方可再次使用,停用中央空调。
18.严控师生外出学习、参观、交流活动。
八、保洁消毒
19.卫生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
20.建立防疫物资管理台账,消毒、防护物资储备充足。
21.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22.实施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3.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桶的清洁消毒。
24.疫情期间做好空调、门把手、扶手、坐厕、垃圾桶的清洁消毒,增加消毒和巡查频次,增加消毒和巡查频次。
九、应急处置
25.发现传染病疑似或聚集性病例时,立即给患者佩戴N95口罩,做好隔离、消毒、转诊和上报等工作。
26.在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应急处置,积极与社区“三位一体”疫情防控人员联系,强化联防联控。
十、监测评估
27.动态评估防控成效,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全面提高建章立制规范性、风险识别科学性、措施落实精准性。
2
卫生防疫一日常规(幼儿篇)一、早晨自检
1.若有发热(额温≥36.8℃时应复测腋温,腋温≥37.3℃判断为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
2.身体不适的幼儿应由其家长向班主任请假,报告病因等真实信息。待发医院排除新冠证明、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返园。
二、出行防护
3.入离园“两点一线”,途中注意卫生,疫情期间全程戴好口罩,保护自己。
4.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乘坐电梯及公共交通尽量少接触公共物品,与他人尽可能保持距离,不交谈,到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洗手。
三、入园检查
5.遵照幼儿园安排错峰到园,安静有序接受入园粤康码、行程卡、测温、核酸检查。
6.如需排队等候,自觉与人保持间距,不交谈,全程佩戴口
7.如体温异常,服从幼儿园安排转移至健康观察室等候家长,未经允许不得前往其他地方。四、在园监测
8.配合幼儿园进行一日三检,如有不适及时报告老师,戴好口罩听从幼儿园安排前往校医室或隔离室。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有发热等十大症状等幼儿开展冠抗原检测试剂检测。
9.如发现其他幼儿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立即避开,并及时报告老师。
四、规范隔离
10.因病缺勤或隔离期间,由家长每日向班主任汇报健康状况,及时回复园方追踪。
11.传染病患者康复或解除观察后返园的幼儿,医院病愈或解除隔离证明;过敏、哮喘等非传染病引起医院证明。
12.所有疾病患者康复的(退热48小时后,呕吐腹泻消失72小时后),可在入园时段后到园,园医按照属地防控要求复核相关证明资料,确认无误后方可回班。
五、个人卫生
13.勤洗手、勤洗澡、勤理发、勤修剪指甲;咳嗽或打喷嚏时避开他人,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不揉眼、抠鼻。
14.疫情期间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15.学会正确的七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肥皂)及流动水清洗,时间不少于20秒。必要时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手部。
16.以下情况必须洗手:饭前、便后、体育活动后、触碰高频次接触公共物品(门把手、楼梯扶手等)、接触动物后、感觉手脏时等。
六、园内防护
17.疫情期间,幼儿入园后做到全方位、全时段防护,佩戴口罩(体育活动、就餐等除外)。18.在规定范围内适当、适度活动,不串班不聚集,避免交叉使用个人体育器材。
19.原则上幼儿不携带食品、图书、玩具等入园。在园幼儿分散、错峰就餐,座位、床铺保持间隔距离,进餐时不交流。
20.餐前按七步法洗手。
21.幼儿自带水壶、水杯入园的,家长应每日清洁消毒幼儿水壶水杯。
七、保持环境卫生
22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丢放。
2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用品清洁,清除室内外积水,防止蚊虫孳生。
八、口罩使用规范
24.选择适宜儿童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前应洗手,佩戴时注意区分口罩上下和内外面,摘口罩时应注意避免手接触口罩外面,丢弃时可使用塑料袋包装后再丢弃,或丢至专用口罩回收箱,避免口罩二次污染。
九、健康生活
25.规律作息,坚持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保持8—10小时睡眠。
26.保证营养,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量饮水。
27.注意根据天气和所处环境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
28.平衡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如感恐慌或焦虑,及时向家长或老师倾诉或求助。
3
卫生防疫一日常规(家庭篇)
一、健康管理
1.家长带领幼儿完成新冠疫苗第二剂接种。
2.每日早晚观察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有发热(腋温≥37.3°C)、咳嗽等不适及时就医。
3.幼儿患病要及时通知班主任,严禁瞒报,禁止入园。
二、个人防护
4.准备好适合年龄特点的口罩、饮水杯等用品,交代幼儿多饮水。
5.教导幼儿咳嗽或打喷嚏时正确方式,避开他人。
6.外出返回后、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或可疑污染物后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口。
7.不吃不洁食物等。
三、及时报告
8.幼儿及共同居住人员出现健康状况(发热、咳嗽等)、行程状况(中高风险区返深、国内有本土病例地级以上市返深)、健康码状况(出现红黄粤康码等)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幼儿园。
四、出行防护
9.疫情期间鼓励驾驶私家车、骑自行车或步行陪伴幼儿上下学,途中佩戴口罩。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尽量减少公共物品或部位的接触,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洗手。
五、入园检查
10.按照幼儿园制定的分批错分时入园时段准时到达,错峰测温入园,全程佩戴口罩。
六、居家隔离
11.如有家庭成员需要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应尽可能与其他家庭成员分房间居住,减少接触;必须接触被隔离者时则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手套,保持1米以上距离。
12.被隔离者用过的物品和接触过的环境要随时消毒。消毒剂按说明正确使用并妥善保管,避免幼儿接触。
13.严格执行分餐制。
14.如家庭成员隔离,家长应每日向班主任报告情况。
七、返园查验
15.患病幼儿病愈且隔离期满后,医院或社区开具痊愈证明或解除隔离证明,在入园时段后到校,经园医复核确认后,方可入园回班。
16.对已排除传染病返园的幼儿,除提供医学证明外,应待发热、咳嗽、吐泻等不适感消失,身体痊愈(发热者退热48小时后,呕吐腹泻者症状消失72小时后),经园医复核确认后,方可入园回班。医院病愈证明不一致,先以园医的结论为准,幼儿暂时回家继续隔离。家长有异议,之后可与幼儿园协商处理。
17.对过敏、哮喘等其他原因引起咳医院的医学证明。医院病愈证明不一致,同上处理。
八、多通风,少聚集
18.家居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每日至少通风两次,一次30分钟。
19.尽量安排幼儿在家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制。
20.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聚集,不聚餐。
九、健康生活方式21.保证均衡的营养、足够的饮水、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十、学会预防22.经常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在发生疫情时,懂应对,不惊慌。
,让我们守望相助,静待花开。
END
文字来源:深圳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