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前景 >> 董德怀令我难忘的团长任职经历
董德怀,年考入军校学习,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后调任军区作战参谋,集团军作训处副处长,师副参谋长。年11月~年3月任团团长,后任军分区司令员。
年10月,我从61师副参谋长代理团团长职务。17日上午,副师长尹武平带我到团赴任。18日上午,召开全团干部、战士大会,由尹副师长宣读了上级通知。从此,我走上了团长岗位,直到年3月离任。
踏进团队大门的第一天,我就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感到团队建设对我的压力,第一个晚上整夜未眠,满脑子思考着如何不辜负上级党委首长对我的信任和期望,带好这支英雄的部队,建设好这支光荣的部队,确保部队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并取得新进步。
我暗自下定决心,虚心向部队学习,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团结党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干部战士,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建设好这支英雄的部队。11月20日,接到上级命令,正式任命我为团长。
说实话,我原在集团军作训处和师司令部工作期间,多次随集团军首长来这个团检查工作、考核部队训练,对团队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应该说,团队建设随着师10余年的建设,政治思想、战备训练、管理教育的基础是稳固的,但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却十分落后,部队除2营、炮营住新盖的楼房外,其余营连均住在20世纪70年代初建设的30余栋小平房内,破损严重,新装备的近余台各型车辆和大型装备停放在用土坯建起的简易车炮库内,好多车库破顶露天。
正如当时来团视察的军区张秋祥副政委讲的那样,“团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为给广大官兵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变团队面貌,我以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不等不靠、主动协调,争取到了军区营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当年春季建设1、3营营房和饭堂,于当年年底部队进驻,极大地振奋了官兵士气。回忆当年的情景,至今有两件事很难忘。
一是官兵听到要建设新营房,一鼓作气把原来团里确定3天完成20余栋旧平房拆除的任务,仅用1天就完成了,且把拆下可重复使用的砖块、木材码放整齐,建筑垃圾全部清运完毕。由此可见大家想住新营房的迫切心情。
二是新营房建好后,1、3营没有一个好的室外活动场所,常委“一班人”带领部队利用4个休息日到贺兰山捡石头,拉运石料余立方,自建了2个营的篮球场,不仅节约了经费,而且锻炼了部队。
在团工作期间,正赶上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期、部队按新大纲试训的探索期、军区加大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期,我与任政委一起带领广大官兵,团结奋斗,努力拼搏,扎实苦干,不仅确保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而且使部队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有几件事值得一提。参加军区02战役演习,主要以61师为主进行联合战术兵团高寒山地通道反击作战战役演习。当时师编4个主战群,团是先期作战群、团是第一攻击群、团是第二攻击群、炮兵团是火力打击群。
团加强了集团军装甲12师炮团1个自行榴炮营、特种大队特战营1个连、师装甲团1个坦克营和1个装步连、师高炮团防空导弹1个连、炮兵团反坦克导弹1个连、师工兵和防化分队各一部,配属直升机3架,担负通道反击作战接力攻击任务。
受领任务后,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团共编3个攻击队、1个火力打击队、1个特种作战队和2个保障队。团主要任务是以1营和3营(欠9连)为主编组右、左翼接力攻击队,其主要任务是利用团攻击成果加入战斗,对高地以西地域和高地以东地域实施接力攻击;以2营为主编组超越和纵深攻击队,主要对、、高地和鹦鹉山地域实施攻击;以加强的榴炮营和团属炮营为主组成火力打击队,主要任务是在团加入战斗后压制、和鹦鹉山地域之敌;以加强的特种作战连和团9连1个排组成特种作战队,主要在小沟门圈和高地实施伞降和机降作战,配合2营攻击。保障队分后勤和装备保障队,后勤保障队由供食、供水、供氧、供油、卫生等保障组编成,装备保障队由弹药供应、军械、装甲车辆抢修组组成。
8月初,在与兄弟部队合演期间,正赶上罕见的每天下雨天气,官兵每天一身泥水,非常辛苦,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而是精神饱满,坚持冒雨演练。9月9日上午,放晴,演习正式开始。
10时30分,团接力攻击队搭乘坦克和装甲车辆,分别沿通道两侧加入战斗。2连、7连首先扑向敌阵地,其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扎实认真的战斗动作,博得了观摩代表的阵阵掌声。正当1、3营酣战之际,发现了敌从高地方向组织反冲击,团反坦克预备队占领阵地,反坦克导弹射向反冲击之敌坦克,发发命中目标。
粉碎了敌反冲击企图后,2营在坦克的引导下加入战斗,在机降和伞降分队的配合下,对和高地之敌形成围歼之势,并由动力伞分队前出,破袭敌指挥所。为增援2营攻击,团后勤保障队在高地以西地域展开,实施卫勤、供水、供氧、供油和供食保障。供油除地面保障外,还利用直升机投送了软体油料,卫勤保障用直升机后送伤员。装备保障队在高地以西地域展开,前送弹药,对受损坦克、装甲车和其他装备展开战场抢修。之后,火力打击队自行榴炮营在通道中央占领阵地,对小沟增援之敌实施拦阻射击,并由火箭布雷车向汝龙沟方向快速布雷,阻敌增援。
经过1个半小时的激战,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此次演习,陆空协同紧密、步炮协同有序、作战行动与保障行动有机衔接,共演练了接力攻击的10余种战法和10余种后装保障方法。演习效果受到了观摩的总部、军区首长机关和代表的好评。
演习中团工兵连承担炸点显示任务,连续近20天每天完成近炸点显示近余个,安全无事故。演习总结中,该连荣立集体三等功,连长王世华荣立二等功。
2年,军区后勤部在团组织全区军需工作正规化现场观摩会。为开好现场会,军区陈副司令员非常重视,后勤部副部长亲自到团部署任务,军区军需部领导和机关提前一个月深入团指导帮助。为做到演习、现场观摩会两不误,团里决定副团长蒲学礼、后勤处长张增强不参加演习,在营区组织留守兵力进行准备。主要进行了6个现场的准备:
一是菜地和日光温室准备;二是生活服务中心准备;三是2营饭堂现场;四是军需给养仓库准备;五是养殖场准备;六是军需后勤训练课目准备。
9月底,观摩正式在团举行,来自军区部队后勤部(处、科)长近百人参加。当与会代表在田间地头看到蔬菜一片丰收的景象,在29座日光温室看到进入冬季前种植的各类蔬菜枝繁叶茂,在生活服务中心看到各种集团化采购和加工,在连队食堂品尝营养化配餐,在军需给养仓库和保鲜库看到正规化的管理和存储,在养殖场看到猪肥鸡鸣,在训练场吃着现场加工的热食,无不竖起赞许的拇指。这次现场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军区军需工作的发展进步,而且改变了过去团队伙食管理粗放经营的方式。
连队一日三餐实行营养配餐,就是根据连队训练计划,依据官兵体力消耗情况,按重度、中度、轻度体能消耗热量的千卡数,计算主、副食提供的热量数,合理搭配肉、奶、蛋、豆、菜和主食使用,使官兵吃得营养健康。
11月,集团军在团进行了士官选取套改规范试点,试点由军长主抓。团里认真总结了近几年士官选取套改的做法,创造性地提出士官选改“八步法”,即“个人申请、军人大会述职、连民主测评、连支部初定、营党委审查、机关组织考核、团党委审定、全团公示”八个步骤,确保了士官选取套改公平、公开、公正,有效地杜绝了不正之风。在集团军推广。而后集团军特此经验上报军区,被军区在全区推广,为规范全区士官选取套改做出了贡献。
3年初,团受领参加9月6~13日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凤鸣塞上》的演出工作。春节过后,国家民委负责人、自治区副主席刘仲就来了解情况、布置任务。随后开幕式演出总导演陈维亚带演练彩排组到团里组织彩排工作。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训练,团里与地方领导协商7月以前用课余时间排练,8月停课后专门排练。从3月开始就有3名分导演住团指导排练工作。
整台节目,除第一场“群山聚会”由集团军司训大队和宁夏大学学生为主演出外,其余三场“碧水抒情、英杰创世、中华家园”都以团里为主演出。应该说,作为军人勇猛顽强、猛冲猛打是我们的强项,在排练中做一些刚健有力的动作易,但要做柔美抒情的动作难,更何况要在全国、全世界面前表演文艺节目,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表演好,团里一度组织大家跳现代舞,以提高干部战士身体的柔韧度。特别是进入8月以后,停课专门排演,一天12个小时的工作量,正值炎热季节,可大家劲头十足,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一个个动作反复排练,一个个细节反复细扣。
8月20日转入现场彩排,每天下午3点前赶往自治区体育场,晚上按正式演出的时间彩排,每晚返回营区都是12时以后,辛苦可想而知。特别是开幕式前3天带妆彩排时,官兵与自己心慕已久的歌手腾格尔、王宏伟等一起排练时,干劲更大。
9月6日晚,开幕式正式开始,广大官兵精彩震撼的表演,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为国家争了光,也在全国、全世界展示了我们军人的风采。
有一篇报道这样说,0年悉尼奥运会导演瑞克先生看完开幕式演出后说道:“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绚丽色彩的服装,这么漂亮的表演,原来我认为搞大型活动只有美国是超级大国,现在我认为中国应该是超级大国。”
这次参加演出活动,不仅极大地支援了地方建设,也提高了团队的知名度,更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风貌。年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自治区第六次双拥命名表彰大会上,授予团队为“拥政爱民模范团”,我也被自治区授予“爱民模范”称号。这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团队支援地方建设的最高褒奖。
3年,师将高寒山地通道作战研练示范任务赋予我团,主要为师探索高寒山地群队编组作战和战术训练方法路子。从4月开始准备,6月向全师示范。为高标准完成任务,我在组织机关先期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提出了“合成、精干、高效”的编组形式,就是根据不同任务,打破现有编制,以模块化组合编组作战力量,营规模战斗可在全团选编,团规模战斗甚至可在全师选编。不但研究了作战编组,而且研究了作战保障、后装保障编组模式,探索了由群(队)长按作战编成组织军官编组作业的训练模式和接力攻击、超越攻击、纵深攻击的实兵实弹战术演习方式。6月,在贺兰山训练场向全师连以上干部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全体观摩同志一致好评,特别是组训的创新之举,为部队组织通道反击作战和训练探索了路子、创新了方法。
进入4年,参加总部首次用战术演习评估系统进行整师作战能力演习考核评估。6月,总部机关与集团军来团部署了任务,8月考核。考核时部队正在贺兰山外训,记得是晚上6时30分下达预先号令,进入战备等级转换。晚10时左右,团定下机动决心,等待机动命令。11时左右,全团休息后不久,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几个团领导都以为今晚不可能机动了,就在准备休息时,师下达了12时开始机动的命令,并通报了通过几个调整点的时间。我一看表,时间不容我们再等,命令就是行动。
全团同志立即冒雨拔营起寨,出发时每个人身上全被雨淋透了。虽然大家非常辛苦,但全团还是准时通过调整点。部队机动黄河渡口时,我在先头,看到舟桥团崔文剑团长正在组织全团用沙袋在泥滩中垫路基,全身泥水。据他讲,前几天黄河水位比较高,部队架了浮桥,可到昨晚8时许黄河水位开始下降,原先架设的浮桥搁浅在黄河滩上无法使用,他们连夜组织全团战士用沙袋垫好引桥路基,以便部队准时通过。看到辛苦的舟桥团官兵,心里不由发出赞叹,我命令团先遣分队帮助舟桥团加快铺垫速度。
就这样,部队按时从浮桥上通过了天险黄河,继续前进。晚上到达宿营点,行程余公里。第二天6时许部队出发继续向指定地域机动,于晚上6时许到集结地域。晚上9时许,接师通知,要求团长、政委、参谋长到师基指参加反击作战会议。出师基指时,外面下起小雨,回到驻地已是深夜3点左右,这时总部导调组又要察看团作战会议。组织完成后,已是凌晨5点,正好接到了师向作战地区开进的命令。部队立即起程,这一夜未眠。
第三天上午10时30分,团攻击群加入战斗,连续沿通道向纵深攻击,考核设置的营属火器射击、反坦克导弹、榴弹炮射击目标,全部命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师总评成绩为91.6分,获优秀成绩。
这次考核,突破了传统方式,以实战为背景,全面检验了部队军事斗争准备情况,对部队触动和锻炼很大。
5年5月,为检验部队如期形成作战能力情况,由集团军徐军长带机关对团进行检查验收,规模之大,内容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有军事斗争准备内容,而且有部队全面建设情况,是集团军对部队建设的一次全面检查、考核和评估。考核组到部队以后,先考常委班子,再考机关,后考营连,查得很细很实,考得很紧很严。
记得在考核首长机关定下决心后,军长亲自出题,对团常委班子成员现场口试考核,内容涉及作战理论、部队行动、作战战法等,内容比较多,委班子成员都得到了优秀的成绩。考核机关时,除军事理论笔试考核外,其余全为现直考,先后考核了机关人员战术作业、指挥、通信器材和手中武器操作使用、车辆驾史、作战标图、地形分析、文字输入、体能和平战时业务,检查了团作战方案、战备库、装备完好率等。
营连检查考核分军官和分队两个部分,军官有军事理论、轻武器射击、车辆驾驶、通信器材操作使用、体能和军官编组作业,分队主要有射击和专业技能、体能,检查有连队日常工作制度落实、登记统计、战备方案、“三室两库”等等。
记得当时为提高紧急出动率,因团油库为全团车辆加注油料影响整体出动时间,就在1、3营西东侧开设了两个临时加油点。团弹药库较小,影响整体弹药装载时间,就对装载分队每8人一组科学编组,根据强度及时轮流替换,提高了装载效率。由于扎实的准备和近几年的严格训练,团整体紧急出动时间缩短为3个半小时。经过1个星期的评估,集团军总体评估结论为优秀。
在团工作的几年,我深深地为部队的优良传统所教育、所鼓舞,深深地为钢铁精神和广大干部、战士忘我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所激励,带领部队,奋发图强,不辱使命,延续了一代又一代钢铁精神。我为自己曾经有机会到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学习、工作、生活、锻炼感到自豪,并衷心感谢与我一起几年并肩作战的战友们。
编发:拂晓哨位
作者:董德怀
主编:郑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