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前景 >> 放心家门口的健身设施长效体检,治
“一天两趟,雷打不动,除非刮风下雨。”56岁的南京市雨花台区康润园小区居民汪云巧,在小区的健身器材上按摩后背和筋骨。她告诉记者:“平时一边锻炼,一边还能跟周围邻居聊聊天,不熟的邻居常在这里碰面,一来二去也就熟了。”
康润园小区“年龄”近二十,去年一批新的健身设施入驻,用了十几年的老设施终于报废了。“用了这么长时间的器材,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现在好了,我们不仅能放心锻炼,而且器材摆放比以前更合理,间距大,不会因错不开身‘打架’了。”汪云巧很开心。
记者从省体育局获悉,我省目前已初步建成室外健身场地设施管理信息平台,计划将室外全民健身器材全部录入管理平台,实现常态化、信息化管理。至年底前,全省所有健身路径、篮球场、笼式足球场等室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相关信息也将全部录入平台。一旦出现故障,群众登录“江苏体育”小程序进行“一键报修”,专业维修人员便会根据平台生成的报修工单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理,维修进展情况也实时可查。同时,该小程序还可以让老百姓直观了解到本地区的场地设施、周边站点精准分布地图。
手机扫码,一键报修
疫情影响下,家门口健身成为居民锻炼的主流。
苏州市盘门景区的环古城河健身步道风景优美,吸引了不少中老年和青年人前来锻炼。前不久,这里的“人气”健身器材——漫步机的轴承出现损坏,市民第一时间拨打报修,维修人员很快“上门诊断”,两天内即修缮好了。附近的张先生休息时就会过来练一练,“这里人流量大,设施使用频率高,出故障很正常。不过,每次器材坏了很快就能修好,几乎没有影响大家正常使用。”
苏州全市拥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3万多个,体育设施一旦出现问题,除了打电话、向所在社区反映等传统报修方式外,年起,苏州还开发了体育智慧巡检小程序,每处健身路径旁都会有一块牌子,每块牌子上都贴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