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难维护难看看官方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3/1/12 14:04:20   

会议现场。

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必要条件。让群众告别“健身去哪儿”的尴尬处境,是解决群众身边民生问题,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近日,在贺州市城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情况专题询问联组会上,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如何在街道、公园、广场和绿地等场所规划设置文化体育设施,怎样做好现有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公园、广场建设呈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建成了大钟山公园、北堤公园、爱莲湖公园、贺州园博园、文化中心广场、园博园南广场等综合性公园和大型广场,同时也实施了小公园小广场建设项目,建成了江北小公园、凤凰体育公园、平安公园、渡船头公园、城东花园等项目。目前,我市的公园绿地面积已经达到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6平方米。但是由于城市规划先天性缺陷导致建成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中心老城区特别是城西老城区仍然无法满足老百姓的日常文化体育活动。同时因为经费投入有限,导致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出现规模小、建设滞后、设施老旧、日常维护困难等问题。

市民正在广场上锻炼。

在城市“寸土寸金”的今天,如何在街道、公园、广场和绿地等场所规划设置文化体育设施成为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难点之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规划先行。”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应从大规划落实到小设计全过程,在规划和建设上应注重城市小型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要在现有的城市街道、公园、广场和绿地基础上,根据所在片区、社区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情况因地制宜,按15分钟生活圈、10分钟生活圈、5分钟生活圈不同的配套要求进行排查和统筹规划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老城区基础设施欠账多的问题。

同时,随着全民健身、健康社区普及深入,各地纷纷安装了室外公共体育设施,给辖区居民锻炼带来了方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正常的使用损耗,不少器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怎样做好现有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也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提出,对城区内公共场所健身器材安装、使用、维护情况将开展全面排查清理,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对安装时间、使用年限、维保情况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制定完善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公共健身器材的审批、建设、使用与管理,切实做到建管并重;明确监管部门,落实健身器材日常监管维护责任,引导群众文明健身、科学健身,自觉爱护健身器材,制止破坏公共体育健身器材的行为,有效降低健身器材的损害率;定期检查,注重维保,加大现有公园、广场、绿地的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资金投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1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