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碳纤维行业分析长期需求看好,国内有效供给

发布时间:2023/3/11 0:40:13   

(报告出品方/作者:湘财证券,王攀)

1、碳纤维具备战略地位,我国仍处于追赶阶段

1.1.1、碳纤维及其性能特点

碳纤维:由聚丙烯腈(PAN)(或沥青、粘胶)等有机母体纤维采用高温分解法在1,摄氏度以上高温的惰性气体下裂解碳化(去除碳以外绝大多数元素)形成碳主链机构制成的无机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无机高分子纤维。

性能特点: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具有低密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导性高、热及湿膨胀系数低、X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效应等特点。

1.1.2、碳纤维是重要战略物资

碳纤维是发展国防军工与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应用于国防工业以及高性能民用领域。

应用领域:军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体育用品、汽车工业、新能源装备、医疗器械、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及其结构补强等。

1.2、碳纤维的分类

原丝种类:聚丙烯腈(PAN)基、沥青基、粘胶基。

力学性能:通用型(强度/1MPa、模量/GPa)、高性能型(高强型:强度2MPa、模量GPa;高模型模量GPa)。PAN基碳纤维国标: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高强高模型。

1.3、碳纤维产业链条长且技术复杂,下游价值逐级放大

单体聚合→纺丝→预氧化→碳化/石墨化→表面处理及上浆

制备环节工艺流程复杂,原丝质量决定碳纤维性能高低,氧化碳化工艺决定碳纤维最终力学性能。

下游价值逐环放大:原丝(40元/公斤)→碳纤维(元/公斤)→预浸料(元/公斤)→(民用/1,元/公斤)→汽车(3,元/公斤)→军工、航空(8,元/公斤)

2、我国碳纤维技术水平逐渐缩短与国际差距,但在应用技术开发及产业链生态上仍较为薄弱

2.1、国际碳纤维企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国际发展:年代碳丝发现→年代美国/日本制备技术路线→年代实验室技术→年代工程化技术→年代工业化技术及应用拓展→年代并购潮→21世纪之后应用拓展及进一步整合。

2.2、我国制备技术自主研发缩窄差距,产业链生态尚未成熟

国内发展:起步→年代举国技术攻关→年代依赖引进→年代停滞→2年代欧美禁运背景下重大专项技术突破和大规模投资→年代优胜劣汰→21世纪之后需求走向供不应求和整合扩产。

制备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缩窄差距。国内主要企业碳纤维基本实现了对T级至T1级、M40级别的产品覆盖,相关产品性能指标与对应的日本东丽产品相当。

国际发展历史启示:由于应用领域的发展材支撑了碳纤维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在此过程中工艺、产品无法适应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也会最终被淘汰出局,碳纤维材料的发展离不开高端应用支撑的产业链与生态。国外已经形成设计、制造、分析及验证、应用牵引系统化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体系,而国内大部分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技术尚不成熟,缺乏相应的研发及工艺支持,未能形成体系化、系列化的碳纤维产业链发展模式。(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体育休闲维持稳定增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8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