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一个乡镇初中女篮称雄杭州校园背后有个半

发布时间:2023/6/16 20:29:07   
白癜风是缺少铜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0515/13751214.html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高华生

杭州市中学生篮球比赛(女篮)冠军1个,亚军4个。西湖区中学生篮球比赛冠军15个,亚军3个。

交出这份成绩单的不是什么名校,而是地处西湖区龙坞镇的一所乡镇学校——西湖第一实验学校。这个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目前只有三块露天的塑胶地面篮球场,初中部三个年级全部学生加起来也就人左右,女篮校队却在近二十年间称霸西湖区中学校园,在杭州市校园篮球中也称得上强者,这些背后离不开一个“半路出家”的体育老师——周金浩。

年轻气盛的科班研究生

被“土八路”折服了

#赵爽带领学生训练,年开始,她接过周金浩手里女篮的接力棒#

“刚来这个学校的时候年轻气盛,当时第一印象周老师的训练蛮简单的,总觉得自己的理念是最先进的,给学生布置各种各样的战术,但是带队一年之后,发现周老师看似原始没有战术的打法,目前来看反而是先进的。”

西湖第一实验学校女篮现任主教练赵爽,高校篮球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她对周金浩的认识有个变化过程。年来到西湖第一实验学校担任体育老师的赵爽从小打篮球,在校队参加比赛基本上都是安徽省的冠军,曾经随队一起获得过安徽省省运会冠军,年参加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也获得过亚军,曾经有机会走职业篮球(女篮)的机会。

本科是安徽师范大学篮球专业方向,研究生是广西师范大学篮球专业方向,有着这样经历的赵爽称得上篮球科班出身,专业上也有足够的自信。

不过,在西湖第一实验学校女篮这里,她发现自己以往的认知似乎要更新一下。

“给队员灌输我当年打篮球的打法,1号位到5号位,前后各个位置怎么打分得很清晰。后来发现,(在这里)还是周老师的打法更合理。”

赵爽说,经过一年的实践后回头想想,周金浩带队的特点其实蛮合理的。

“我喜欢看武侠书,武术上有一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后来想想,周老师带队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没有战术就是最好的战术——他就一个特点:快。”

那之后,赵爽对基本功的练习重要性非常认同。她说,毕竟学生走的不是专业队的道路,平时训练基本功扎实了,等到了高年级身体素质上来,取得好成绩就水到渠成了。

当时才1米58的葛丽娜

没他不会走体育这条路

“大周,你在干什么,怎么还没到?”(有时假期中训练周金浩偶尔迟一点,学生给他打电话催)

“大周,下个礼拜我们再练练。”(大赛前,学生经常主动向周金浩要求加练)

年出生的周金浩今年六十二岁了,不过有时候学生和他交流起来却有点“没大没小”。

#周金浩和队员在一起#

“那个时候不太懂事,觉得叫大周很亲热,也不觉得不礼貌。其他老师听到了,说这样叫不礼貌,然后周老师没事的,就放任我们叫了。”

现在已经是拱墅区新华实验小学体育老师的葛丽娜回忆说,没有周金浩老师,她可能不会走上体育老师这条路。

“那个时候我们个子普遍都不高,比我高的也就三四个,最高的也不超过1米65,我当时才1米58(现在1米6多),这样身高一般认为不适合打篮球。”葛丽娜说,还好只要你有兴趣打球,周金浩都欢迎。他带队风格就贯彻一个字——快。

“有时候我们长传到篮下,直接都是空篮上篮,对手都不回防的,因为她们追不上都干脆不追了。那时候和我们打比赛,比分差距太大到第四节我们都会有意识让让对手。”

葛丽娜说,虽然身高条件非常一般,参加市里比赛的她后来还是和一个队友被高中教练特招,后来高考后就读温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走上了体育这条路。

“如果不是周老师,我可能不会走体育这条路,毕竟个子太矮了。”

葛丽娜说——“大周独一无二。”

“快点,快点。再快一点就特优了。”

西湖第一实验学校的露天塑胶篮球场上,现在还经常响着周金浩催促队员的声音。每次篮球课,周金浩总是秒表不离手,不过他的秒表不是来看什么时候上课下课的,而是像田径队教练一样掐队员动作完成时间的。

“比如说三分线外低手上篮,左、中、右三个位置,每一个点三次上篮,规定他们六秒钟一个,一分钟里面54秒完成算特优,一分钟内完成算优秀,一分十秒内完成算良好,一分二十秒内完成算及格。”

看到本报记者没完全听明白,周金浩用拿着秒表的手比划解释说,训练的时候他要求队员在三分线外左、中、右三个位置低手上篮共9次,训练过程要求越快完成越好,不准补篮、投篮要求准。

这些要求都围绕着一个字——快。

跑得快、传球快、投篮快。

为了让队伍快起来,没体育专业背景的周金浩想了很多被自己自嘲为“野路子”的训练方法。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球队没有前锋、后卫区分,谁跑在前面谁就是前锋。

“你(在战术板上)画画是容易,但是他跑不了那么快,没练到那种程度,打不好的。”周金浩的战术理念只有六个字:会跑、会抢、会投。

为了强化篮板,训练中他要求所有的队员投篮后必须自己抢篮板。

“野路子”的周金浩,让西湖第一实验学校很多身体条件并不算好的学生,无意之中打开了体育这条路。

42岁转行做体育老师

木制篮球架见证了一个奇迹

#周金浩(右一)说和学生在一起,就是最大的乐趣#

“队员到队里第一天,我就跟她们说,有兴趣打篮球你就来,没兴趣你可以走。”周金浩说,留下来的都是有兴趣的,训练积极不需要教练督促。

包括周金浩自己,他转行当专职体育老师也离不开兴趣。

年的时候周金浩42岁,龙坞镇教育系统发生了一件大事——龙坞中学和龙坞镇六所完小合并成立西湖第一实验学校。当时初中部只有一名体育老师,当时的校领导问周金浩——“你来当这个体育老师?”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打乒乓球、篮球,但是从年毕业开始工作,主要教的都是语文、数学。”周金浩说,年进入合并后的西湖第一实验学校之前,自己在龙坞镇的叶埠桥小学、龙坞中心完小、龙门坎小学呆了二十多年。据熟悉他的同事介绍,那个时候他带过的班级多次在镇小升初考试中名列前茅,转行当专职体育老师是个很大的挑战。

两个木制的篮球架、一块坑坑洼洼的水泥地,就是当时学校篮球队组建时候的现状。

“我们学校蛮小的,一到九年级每个年级都只有三个班,一个班三十几个人。学校叫我当体育教研组长,我一直在想:从哪里突破呢?”

年第一次带队参加西湖区校园篮球比赛(女篮初中组),初中组队员凑不齐,还在小学借了几个学生。不过,那次她们拿了个第四名。这让周金浩对突破方向有了想法。

年第一次带女篮校队在区里拿到冠军,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年他退休的时候,16年时间拿了13个冠军和3个亚军。年他带领西湖第一实验学校初中女篮获得杭州市中小学校园篮球比赛冠军,那一年他的队员中八个队员获得省一级重点高中报送资格,这对于一个乡镇学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年周金浩60岁退休,不过他现在又接受返聘回校带队训练。

“在家里待不住,有空也是和朋友去打乒乓球什么的。他们(同事)说,来吧,和他们玩玩。学校里也叫我来玩玩(返聘带队)。”

周金浩说,就这样他又回到了校园。年纪大了醒得早,每天三、四点醒了去外面跑步。早上6点20左右到学校,把器材室门打开准备好,到办公室烧烧开水,然后等着学生来训练。

62岁的周金浩说,和学生在一起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最开心。

#女婿在家里找到周金浩历年荣誉,感叹说:教书教了40多年,是蛮佩服老丈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1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