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发展 >> 创城人文环境组工作动态崆峒区文旅局扎
今年以来,崆峒区文旅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决贯彻区委关于创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在创城工作中彰显了责任担当,发挥了积极作用。
示范点位有序建设
崆峒区文旅局坚持把点位培育和测评内容作为重中之重去统筹谋划,严格对照创建标准,逐项对照落实,分四批高质量、高标准培育打造创城示范点位21处,其中:公共文化设施类4处,景区景点3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处,星级宾馆饭店2处,网吧、KTV等经营性娱乐场所8处,公共体育运动场所1处。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崆峒区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新馆建成并向社会开放,购置图书1万册全部上架,数字文化馆共享服务平台、数字图书馆投入使用,人民广场、南山公园等5处智能健身路径安装到位。
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举办“千场文化惠民”等演出活动场次,举办各类展览20场次,推出创建文明城市专题文化活动90余期。
截至目前,放映电影余场(次)。为全区个农家书屋配书册,家农村幼儿园小书架配送图书册。利用“崆峒阅读”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举办以创城为主题的线上线下全民阅读活动场次,推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随手拍图片展”等主题文化活动多期,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到30多万人次,培育了崆峒文化讲堂、崆峒人物、崆峒美景等品牌阅读活动,不断涵养了城市精神,树立了文明新风。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强链补链,完成投资1.04亿元,崆峒古镇非遗文化一条街、麻武月明、花所寺沟、白庙合抱谷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相继建成,城市活力公园开园,打造平东工委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6处,发展文旅融合企业13户。
培育“城子山货”“崆峒炸鸡”“崆峒蜂蜜”“崆峒胡麻油”“崆峒剪纸”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8个,举办电商直播和宣传推介活动50余场次。
全区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0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实现收入2.53亿元。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走好走实包抓共建
紧密结合文旅部门职能,立足工作实际,制定了《崆峒区文旅系统东关街道片区创城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针对创城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多次实地调研勘查,听取社区意见,在墙面美化、亮化的基础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主旋律,以“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民族团结”“邻里和睦”四个方面为主题策划打造了17面东台文化墙。
在东台新区清真寺附近主干道安装路灯7盏,为提高辖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引领文明风尚、促进民族团结、解决实际困难、展示城市风貌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崆峒区文旅局将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作为工作主线,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崆峒,坚持以文赋能、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紧盯创城目标,创新思路举措,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工作。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健全规范“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完善馆内文化设施,常态化进行流动图书车流动文化服务。充分发挥总分馆的职能作用,借助“崆峒阅读”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定期开展“书香陇原”全民阅读活动和“崆峒阅读”系列读书活动,推进线上线下阅读活动全面开展,创新便民利民的阅读方式。
坚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继续举办创城主题文化活动,视疫情情况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巡回演出、文艺轻骑兵“六进”和“社团宣传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确保年内完成“送戏下乡”场次,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2次,举办阵地展览展演活动3次。
持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认真谋划好崆峒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崆峒镇西沟村文旅振兴样板村等一批文旅重点项目,建成安国镇颉沟村文化活动广场,配发村级(社区)全民健身体育器材5套,结合示范点位打造,改造提升宝塔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图书室设施设备,夯实创城人文基础,为创城工作贡献文旅力量。
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切实履行部门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宣传工作,加强崆峒笑谈、崆峒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利用,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活化恢复地域民俗文化活动,充实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持续提升崆峒文旅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来源:崆峒区文旅局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备注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