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发展 >> 再回到曾经就读的小学时,这个退休老教师发
经济开发区是淮南市凤台县的东大门,以前叫大山人民公社、大山乡、大山镇。我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几十年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闭上眼睛也能说得一清二楚。艰苦的童年、贫瘠的少年、动荡的青年时代,给我的记忆打下了太深的烙印。尽管岁至花甲,可偶尔出现的梦境,仍然演绎在那曾经的岁月里。
近十来年,每天上下班我基本上都是步行。从家到单位必经过凤台淮河大桥。桥下滚滚东去的淮水,常常会把我的思绪牵拉的很长很长,一直延伸到记忆的尽头。我的小学阶段,是在一个叫做“拐子集小学”就读的,这里就是现在开发区中心校的前身。我一至四年级都是在土坯房里上的课。一块水泥预制板架起来就是课桌,就这样的课桌,还是从附近的阜专水泥厂协调来的,那是水泥棺材的盖板,当然,都是没用过的。凳子都是大家自带的,样式、大小、高低完全不同。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和同学们踏着漫过脚面的积雪,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校。可平时离老远就能看到的“教室”,怎么也不见了踪影。原来,那摇摇欲坠的草房,再也禁不住一夜风雪的摧残,坍塌了。我和同学们,犹如被掀翻了巢穴的鸟儿,瞪大了惊恐的双眼,久久回不过神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上个世纪末,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我们这里的学校也搭上了时代的快车。特别是进入年以来,这里的学校也像其他地区一样,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变化。先是在原校址上,一座现代化的教学楼——逸夫楼拔地而起。紧跟着,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又一座多功能的教学楼代替了原先那座破旧的校舍。崭新的教学楼集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青少年活动室、家长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体育器材室、文体活动室等于一体。以前只能在电视里见到的电教设备一应俱全。为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这里由原先的8所小学、2所初中整合为3所小学、1所初中。这样,使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更加集中,显示出了更大的优势。经过努力,几所学校都先后通过了国家达标验收,电教设备、体育器材、教育、教学硬软件都一应俱全。更为令人欣喜的是,现在的在职教师享受的待遇大为改善,不仅每年享受一次免费体检,而且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应享受的福利也逐项得到落实。就拿住房公积金来说吧,已经由原来的只按工资总额的前四项计算,提高到按工资总额计算。这一重大举措,大大稳定了教师队伍,激发了广大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看到眼前的喜人景象,我不由想起这里的教师曾经的尴尬。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这里的教师人心思动,形势欠稳。按当时的政策,教师队伍实行“三权下放”,由所在乡镇负责。由于距离县城近,条件相对优越,仅几年的功夫,这里的教师就严重超编,镇政府不堪重负,财政吃紧,结果教师工资只能领到前四项,就那还不能按月及时的发放。这样,收入本来就很低的教师哪里还能沉得住气?于是就出现了教师牢骚满腹,校长难以管理,分管领导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最后竟发展到全镇教师联名上访,封堵镇领导办公室。这些,都给地方上大局的稳定,形成了隐患。我们都在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相信,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大部分地区内,这已经不是一句空话,而且已经成为现实。不仅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在逐步得到显著的改善,而且学生与家长也明显得到了实惠。国家划拨了专项资金,免除了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的学费和书本费,对贫困学生还有救助,使所有学龄儿童都能有条件入学享受教育。这在中国历上是前所未有的,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由我们经济开发区的校园变化,我能想象得到我们全国的校园形势,对我们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俗话说“高楼万丈平地起”。我坚信,我们祖国海洋的神圣维权,“神舟十号”的顺利飞天,国际威望的日益提升,工业、农业、科技等等一切的突飞猛进,都离不开基础教育。教育兴,则国兴。教育上去了,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就都上去了,自然,整个国民素质也才有可能上去。教育上去了,中华民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就不难实现!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胡焕亮)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