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23/2/23 15:57:50   
白癜风治疗费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25518.html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简介

为了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积极倡导“运动健康快乐”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不断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不断丰富、创新大课间活动的项目内容,并有效开展实施,以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增强我校师生的身体素质以及锻炼的能力。坚持以“师生一同做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健康一辈子”为实施理念,将健康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我校以每天早上8:20—8:55(春夏季)、9:05—9:35(秋冬季)固定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多样、丰富、有趣的运动项目是学生参与活动的源泉,设置游戏、比赛则是学生参加活动的动力,采用实践性强、趣味性浓的项目,丰富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锻炼时间,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内容的选择上,结合我校师生的身心特点及实际因素,制定了自编的礼仪操、武术操等集体操项目,设置了不同年级的各小项目练习内容,制定了符合我校师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同时结合天气、场地等因素,开展实施了室内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室外大课间体育活动两种活动方案。室外活动的项目,是以自编的集体操和不同小项目的练习进行的,从练习开始,全校的音乐统一音控,采用音乐统一的形式引导师生共同练习。因低、中、高年级分不同场地进行大课间练习,集体操统一练习完之后,分别采取不同年级的不同小项目进行练习,如一年级练习“团结协作”的各项小游戏,以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二年级练习“跳长绳”,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及其合作意识;三年级练习“足球专项”,以发展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掌握足球的基本运动技能;四年级练习“篮球专项”,以发展学生耐力及掌握篮球的基本运动技能动作;五年级练习“体适能”,以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六年级练习“绕‘8’字跳长绳”,以发展学生的耐力、灵敏与意志力。同时每周进行固定一天的全员跑操活动,增加学生锻炼的兴趣,提高师生共同参与的团队能力。室内的活动项目,采用了不同的室内操,由值班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做室内操练习,师生共同在班级进行练习,练习内容形式多样、丰富,促使学生在练习时不枯燥、有兴趣。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流程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准备部分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都是在统一的音乐旋律下进行活动,历时30分钟,个人活动有效时间为20分钟以上,开始的入场及热身5分钟,结束的拉伸放松活动及退场5分钟。在开始准备阶段,学校的《运动员进行曲》播放时,各班体育委员迅速组织班级学生按二路纵队进行整队,站队时做到快、静、齐,并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路线顺序依次进入各班指定的活动场地内。行进过程中,特别强调入场的安全事项,并要求学生严格做到有序、安静、整齐。到达场地后,继续跟随音乐进行原地踏步,并调整好队形与位置,等待其他班级的学生有序入场,当全体师生都到达指定的场地后,由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协调性的热身练习,使学生充分做好热身活动及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以防止学生在接下来的运动锻炼中出现损伤的现象。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部分

在基本活动中,由我校广播播放统一的音乐,全体师生在体育活动场上进行集体操锻炼,集体操部分有礼仪操、武术操、广播操等,任选其二练习。各个班级前都有领操员负责带队领操,领操员的动作要规范,各班鼓励学生结合各自班级的实际需要,轮流到主席台上进行领操,以给予更多的学生上台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同时,班主任和辅导员起带头示范作用,不仅要会做,而且动作要规范一致,以达到锻炼的效果。集体操练习结束后,开始分不同年级的特色小项目练习,以各年级为单位分组进行练习,在涉及需要运动器材的内容时,需要各班级指定学生去领取并摆放,让学生做到有序有责任心。进行小项目练习时,以学生自主练习的方式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得到身心锻炼,在快乐中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为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地开展,可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锻炼内容,如集体游戏(穿山洞、传球等)、体能(开合跳、高抬腿、收腹跳等)、力量训练(上下肢、腰腹力量等)、平衡训练、柔韧训练等。为保证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保持乐趣和爱好,各个年级都需要一学期更换一次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学到更多内容。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结束部分

活动练习结束,师生共同就地进行放松练习,通过统一柔和的音乐、舒缓的节奏,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柔韧、拉伸练习,以最佳的状态恢复,为进入下一节课做准备。结束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当天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师对各班进行小结,总结本次活动的优缺点,对各个班集体的表现及时小结,表现优异的当场表扬,表现不足的当场指正,并告知当天三评比的队员,将考核纳入每天的少先队三评比活动中,并提示下次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时纠错改正,再统一音乐播放提示各班级按照路线有序地退回班级,各班负责的学生收拾器材并按路线有序退场。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实践

(一)统一实施管理,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大课间实施的目的,是不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良好的运动行为习惯,不仅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也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师生共同感受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带来的益处,提升师生共同运动的合作意识,增强师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培养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意识。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地落到实处,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真正达到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的有效性。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以“统一调控督查,由教导处牵头,年级组长支持,班主任配合,各任课教师共同参与,体育教师负责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为策略,积极调动并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领导组织开会,并确定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向,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将学校的体育锻炼真正落到实处。再由教导处统一统筹,组织体育组及其相关人员进行探讨与研究,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制度明确并实施具体的职责,牵动年级组长带领各班主任全力配合,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锻炼的有效时间。

(二)结合年级不同特点,做到人人有职责

结合我校实际场地、器材、设施及体育教师自身师资水平等,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问题是场地的有效使用,切实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小场地,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发场地、器材,是保障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实施的重中之重。合理地将学校现有场地进行规划与开发,充分利用学校的操场、足球场、篮球场、跑道、中庭等活动区域,不仅扩大了学生活动的区域,更丰富了学生在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再结合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由各负责年段的体育教师制定出各年级不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并通过体育组商议后,由学校领导会议审核通过,再统一由年级组长布置,分配给各班主任统一实施、督导和评价。为防止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出现安全事故,在学生上下楼梯期间,为确保每班之间的学生不会出现拥堵、踩踏等安全事项,学校组织师生共同进行行进间的演练,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在实施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纠错和改正,并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与学生共同交流互动,促进师生共同参与运动。统一的节奏制定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起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让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体。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内容

(一)合理选择活动内容,调动师生积极参与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及内容,要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了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学期学习结束后,能够更好地、快速地适应不同年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练习内容,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锻炼中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身体素质、健全健康人格,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功能,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发挥不同特长,设计编排适合不同年级的各种集体操、体能操等。同时,对集体操的编排应设计简单易学的动作,再配合音乐节奏等,做成正反面示范、分解示范等视频教材,方便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另外,还可以号召家长、师生一同学习,从内容上、形式上进行不同层次的体育活动锻炼,再进行每月一次调换,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过程的创新性,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项目内容的选择上,要牢牢遵循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原则,让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锻炼,感受大课间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使大课间的各项体育活动实施过程更加具有生命力。

(二)采用高效的组织形式,拓展学生快乐参与的空间

为了营造轻松、愉悦的体育活动氛围,入场过程中,需要不断强调学生有序整齐入场,安全、快速地进入指定场地;行进过程中要做到整齐有序,安全事项时刻记心间;并在不同的小场地上设置不同区域及固定点,使学生能快速进行大课间活动的体育锻炼,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的效率。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发展学生的体能为主,使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完成,练习不同的内容,充分利用各场地的优势规划活动的区域;同时解决体育教师各项组织管理的难题,在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要体育教师有效地组织管理,更需要教师把控各个练习环节,按学校的步骤统一音乐伴奏、口令等,激发师生参与运动的激情。

(三)大胆创新项目特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6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