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每天一节体育课新政背后释放多重信号

发布时间:2023/2/15 16:33:16   

近日,芜湖市教育局对外发布了《芜湖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暨“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方案(试行)》。官方消息发出后,新安晚报、大江晚报、京讯网、安徽网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

方案提出: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各学校结合实际形成“一校一策”,智慧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体育教学打破传统藩篱

9月1日,中国多地大学、中小学、幼儿园迎来秋季开学。从义务教育新课标到新的“第一课”,新学期如期开启。

芜湖市教育局针对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保证课程标准要求基础上,开展长短课结合、形式多元的体育课,探索将大课间、体育社团、体育拓展课程等各种形式有机融合到体育课堂,确保小学在下午四点半前、初中在五点半前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切实有效增加学生体育课以及体育运动时间。

业内人士认为,在新课标的带动下,体育课课时占比的提升,将决定义务教育趋于均衡化发展。其中,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将达标省定标准。体育教学模式的全面变革,意味着“硬件”和“软件”建设成为组织好学校体育教学的两大关键指标。

就目前来看,我国体育教育环境较之以往已有很大进步,但应对全校学生上好体育课、开展体育活动或比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在一些农村中小学内,体育器材库内器材储备捉襟见肘,足球、篮球也难以保证人球比例配置。很多学校,体育老师的配置也难达配置率,“因陋就简”的物资配置决定了体育老师只能在超负荷模式下工作。

对此,推动“必备类”器材设施配置,利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升“硬件”和“软件”建设,是新课标开启后未来体育课的主导方向。

智慧体育课崭露头角

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政策引领以此自内向外的逐层渗透。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指出,学校体育课开不足、开不齐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的体型、体能、体质问题仍较突出。究其原因,受考试评价指挥棒的影响,部分学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和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建议教育系统要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跳出体育看体育,立足全局谋体育,多措并举抓体育。

事实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现代体育教学正朝向新的一面所发展。

在北京、广州、西藏、山西、山东、黑龙江等很多中小学中,云教科技推出的智慧体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全面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模式中,借助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翅膀,科学设置运动量,学生们告别体育课不出汗的情况。体育老师则依靠智能化、数字化的教学设备,告别“秒表+口哨+纸笔”的监管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安全、高效、健康的体育课堂和全新的体育运动体验环境。

云教科技营销总经理张胜表示,智能自助式体能测试系统让无人监守、数据精准等应用场景成为现实,通过身份识别学生们实现自助体检,体质数据上传云平台,系统为学生建立健康数据库,体育老师通过全校、年级、班级等索引,简单便捷查询每个学生的运动负荷数据。同时,还免去数据录入、报告编辑、校对、上传等繁琐程序。该系统适用于学校体育考试场景下,集身高、体重、体脂、血压、肺活量、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跳绳、坐位体前屈、视力检测等项目于一体。

“体育课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系统可实现体育课堂智能化就课,如田径跑步计圈方案,通过手表、基站、教学平板等硬件智能物联,适用于常用田径锻炼场景,可多人同测,误差小,无惧环境和光线影响。该系统可实时监测每个学生的负荷状态,包括心率、血氧、步数、体温、跑步计时、团体跳绳等运动负荷数据,一旦出现异常数据,立即报警,全面保障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安全展开。”张胜表示。

据了解,云教科技首创的智慧体育课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在全国近家中小学内展开普及推广,已有超过家中小学投入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5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