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教体局关于迎接省义务教育优质优质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3 13:51:53   

教体局关于迎接省义务教育优质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我市教育发展步伐,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年10月省政府将对我市进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验收,为确保高质量通过省督导评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促进我市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落实“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推动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督导对象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含教学点、民办中小学)。

三、内容和标准

督导评估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执行。

四、工作任务

1、改善办学条件。

各校要对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自查的主要内容为:(1)学校规模、班额;(2)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3)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跑道、田径场、篮球场;(4)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音体美器材设备;(5)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面积、数量、配备;(6)图书室及生均图书册数;(7)学生与教职工比;(8)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比例;(9)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10)在校生年巩固率。以上各项指标都要向有关标准靠拢。随文下发的各校年报数据是这次省督导评估的依据,各单位必须认真准备,查漏补缺。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要迅速制定方案,及时整改到位,确保接受迎检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部达标。

2、完善档案资料。

各科室、乡镇教育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迎评工作任务的要求,全面收集自年以来我市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各类文件、报表、数据、方案、报告、经验材料等。特别是针对**省标准的十项主要指标内容都要认真整理,在学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体现。 

3、落实公众满意度调查工作。

各乡镇教育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根据抽样调查要求,认真做好公众满意度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向辖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及广大群众广泛宣传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我市教育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确保公众调查满意率达%。具体调查方案随后下发。

4、抓好现场评估。

各乡镇教育办、直属义务教育学校要按照《**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的要求,认真撰写自评报告和汇报材料。各乡镇教育办的总体汇报材料要以乡镇政府名义。学校简介要有特色。各学校都要积极营造迎检氛围,突出校园文化建设,以整洁的校容校貌,保证省评工作顺利圆满。

五、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组织动员,宣传发动,制定方案。

3月20日至3月31日。召开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会议,签订目标责任书。各乡镇要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做好汇报。各单位都要成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并于3月底报局督导室。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改善条件,整理资料。

4月1日至8月底。各乡镇校按照标准,对照年报,攻坚克难,高限达标。各单位要撰写自评报告和汇报材料,整理本单位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教育局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各乡镇学校督导迎检进程,并适时编发通报,促进整体工作。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各学校都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在规范的基础上突出学校的自身特色,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内涵,提升学校品质。校园文化主题重在育人,重在展示学校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要因校制宜,凝炼学校文化内涵,凸显育人功能。

(二)推进专用教室建设,积极补充仪器设备,改善办学条件。

在全市实现校校通、班班通、电子白板进课堂,计算机更新换代,突出现代信息技术装备亮点时,管理使用好是重点,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共享,避免资源闲置。各乡镇、校把专用教室建设、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的补充更新,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优质均衡发展是省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乡镇校都要按照评估标准,按规定数量建齐专用教室。

特别是年督导评估时教育局给各校配置的仪器、图书、音体美劳卫器材,要进一步核查,确保使用率达%。各类仪器、器材要摆放有序、干净整洁,标签准确明白。实行“盘架式、卷轴式”管理,各功能教室管理要规范,要有近三年的使用、维修、更新记录。有台帐,各项制度上墙,环境创设有特色。管理员能够准确说出教学仪器的配备标准、实际配备和管理使用情况,能够熟练操作使用和简单维修教学仪器。图书馆建设要体现人性化、个性化,重点在如何使用上下工夫,每年图书购置费,初中生均不少于4元,小学生均不少于2元,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电子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三)整理档案资料,实现全方位覆盖。按照省颁义务教育办学标准的十项主要内容,也是这次督导评估的重点。各单位都要认真细化分类,整理成卷。诸如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师资格证书、职称评聘、学籍档案、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及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内容等等,都要做的有据可查,与年报数一致。

第三阶段:全面完善,迎接评估。

9月1日起,全市转入攻坚完善阶段。各乡镇教育办、直属中小学校要按照市局安排调查方案,组织召开公众满意度调查人员的专题会议,向群众告之武安教育发展新成果、新变化,在政府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我市标准化学校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和教育公平。虚心征求群众意见,改正不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公众满意率;同时各校继续完善迎评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整理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营造迎检氛围,迎接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六、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由局长***同志任总指挥,局党委书记、教育局副局长***同志任常务组长、局领导为副组长,机关科室长、乡镇校长、市直中小学校长等为成员的迎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迎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协调各乡镇校的迎评工作。办公室设在督导室。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抽调懂业务、能力强、肯吃苦的同志组成工作专班,确保迎评有人抓,抓得好。

2、落实工作责任。

局领导、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各教育办校长、中小学校长要严格按照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抓紧时间进行数据填报、资料完善、办学条件改善等三方面工作,迎评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

3、注重协调配合。

迎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乡镇、校要确保迎评的档案资料及数据上报工作落到实处。各科室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迎评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督导。

按“一岗双责”要求,各分包领导和科室每周深入学校督办时间不少于2次,局迎评办公室将定期不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成绩,推广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顺利开展。

5、实行奖惩挂钩。

对迎评各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凡迎评任务不落实,影响省级评估得分的乡镇及学校,其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在省级督导评估验收中工作突出的乡镇教育办和学校,市教育局给予表彰奖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4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