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发展 >> 野蛮体魄,从体育课开齐开足开出质量
(图为滨江小学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5月5日下午2点,白马湖在风雨中略显萧瑟,湖畔春晖中学的金科馆内则是另一番阳光动感的景象。徒手操、拉伸练习、跳绳、趣味小游戏……下午第一节课的45分钟里,高三(4)班学生“独享”着这个偌大的、刚恢复开放的室内体育馆,跟随体育组有针对性的为高三学生制定的教学安排,舒展身体、活动筋骨、恢复体能,在运动中迸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青春活力。
度过一个加长版寒假,学生身体素质亟待“重启”,依托体育锻炼“野蛮体魄”。和春晖中学一样,我区各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开展体育课教学和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全力保障学生在校运动时间和运动安全。区教体局也接连下发《中小学复学后体育教学工作指引》等文件,确保各校开齐开足体育课程,确保疫情防控和体育工作“两手硬、两战赢”。
复学后的体育课怎么样?元气满满
5月7日上午9点10分,一阵悦耳铃声开启了滨江小学当天的大课间活动。只见23个班级的学生有序来到室外指定区域,在温和凉爽的微风中开始了素质练习。剩余23个班级的学生则仍留在教室中,在每班两名配课教师的指导下,跟随视频和音乐一起跳起室内动力操来。室内室外,不同运动项目,却在无形的有序中显得十分和谐。
“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我校大课间活动以单双班室内室外联动的形式进行。学校区域大,再加上合理安排,完全能够满足名学生的运动需求。”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王颖舒介绍,该校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主要由每天的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按要求开足的体育课,以及每天布置的体育作业等组成,坚决保障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滨江小学为每位体育教师都配备了体育器材八宝箱,每间教室后面还有体育器材放置箱。复学后,体育课强调趣味性、素质、体能相结合,篮球、足球、跳绳等器材基本由学生自带。小型体育竞赛则从以年级为单位调整为单班组织。
在樟塘小学,带有浓烈足球特色的体育活动依然深受学生们喜爱。作为大课间活动项目的自编足球操,因班级分散要求,不复往日震撼场景,但对孩子们来说,这完全没有影响。学校自有的笼式足球场,让学生期待的体育课也能如常进行。宽阔的笼式足球场,同一时间段只安排一个班级学生上体育课,在这方绿茵场上,孩子们欢快地辗转腾挪、迅速奔跑,在锻造强健体魄的同时,学习团队协作,感悟体育精神。
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的操场上,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进行着趣味运动,元气满满。据介绍,复学后,该校体育组精心设计体育课堂,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体育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每节体育课结束后,学校还指定专人对体育器材进行消毒处理,器材室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总得来说,固定上课路线、充分利用空间、错开上课时间、保证学生间隔、做好消毒工作,这些措施成为各校开展体育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居家隔离线上教学回归到正常课堂教学,学生面临静与动的“频道切换”,体能也有一定下降,面对这一现实,各校复课后的体育锻炼,一般都从简单体能锻炼开始,保证合适运动量,循序渐进,并因校制宜安排体育活动。
毕业班学生的体育课怎么办?坚持到底
浙江宣布今年中考体育测试取消,体育分不计入中考总分。体育测试取消后,初三体育课是不是也会取消?记者采访了几所学校的体育老师,得到的答案都是“照常进行”,但各校对复学以后初三体育课的内容形式都进行了调整。
“在初三学生最后的初中学习生涯中,体育课不会缺席,强身健体在这个特殊时期尤为重要。”实初教育集团实验中学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初三学生的体育课、体育锻炼仍然正常进行,只在针对中考体育项目的训练强度上有所调整,安排了更多趣味体育活动。
据介绍,往年初三体育课,针对中考体育项目进行的训练占比较大,但现在主要以学生体能恢复、简单类技能学练为主,更加从容,也更丰富有趣,以帮助学生舒缓心情。面对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学生表示喜闻乐见。
近期上虞时有阴雨天气,春晖中学学生的体育课因此改在室内体育馆进行,这对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意外之喜。毕竟,根据各级防控要求制定的《春晖中学开学返校体育教学方案》中明确要求:“室外体育课正常进行,雨天体育课暂时改为自修课”。
“基于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实际,我们对体育教学方案进行了调整,本月重新开放室内体育馆,雨天安排各班在金科馆和清扬馆上课。”春晖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经丹介绍,学校新制定的体育教学方案在进一步保障学生在校锻炼时间的基础上,做了更加细致和严格的要求。高三学生的体育课也照常进行,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增加他们的运动时间。
经丹介绍,超长假期后,学生体能状况和身体状况下降比较明显,但经过几周调适,恢复也很快。学校在绝对保障学生运动时间的同时,适当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对高三学生,尤其注意防范其因运动引发感冒等情况。
无法进行统一的大课间室外广播操,城南中学的体育组教师创编录制了《城南中学室内运动操》,室内操选用律动感强的《青春修炼手册》为背景音乐,动作简单易学,运动效果良好,受到学生喜爱。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室内运动操和眼保健操相继进行,动静结合,让学生既活动筋骨,锻炼身体,又消除用眼疲劳,保护视力。
“学校人性化地将室外课间操转移到了室内,背景音乐也一改往日的风格,让我们更有动起来的积极性。听着音乐,自在地舒展身体,为平实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青春靓丽和恣意生机。”该校高三(1)班学生冯思佳说。
记者发现,初三、高三毕业班学生的体育活动,各校都尽量避免安排身体对抗和接触的体育活动,以发展心肺功能的有氧徒手运动和自主单人完成的练习动作为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保持安全间隔距离,不聚集,场地、器材、教具均按防控要求进行消毒。
如何让学生体魄真正“野蛮”起来?凝聚共识
“运动安全是体育老师们近期需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