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幼儿体育活动做好这4个防护措施,杜绝不安

发布时间:2022/8/5 14:37:13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为手段,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适应周围环境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但是体育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丰富性使得这一活动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作为幼教老师应如何防范呢,以下四点安全防护策略助力教师们杜绝体育活动中不安因素。

活动内容

《纲要》中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教师选择活动教材时,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估计幼儿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

比如像小班的幼儿,在跑、跳及运动器械的运用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能力,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该多考虑慢走、爬、钻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以免运动量过大或超负荷等给孩子带来的运动损伤及心理负担。

活动场地、体育器材

在每一个体育活动前,教师都要根据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如果场地不平整或过于狭窄都会给幼儿的活动带来不便和危险,而在活动之前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边缘轮廓是否锋利等,投掷方面的活动要合理安排好投掷方向、距离及组织好幼儿的活动秩序,以免投掷物给幼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着装

幼儿着装也是体育活动中一个很关键而教师最容忽视的问题。在每一个体育活动前,教师都应该检查幼儿的着装情况,如鞋带系好没有,有没有鞋子穿反的现象,衣服是否穿得过厚过紧,钮扣是否扣上等,别看这都是些很小的问题,却会给幼儿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如奔跑的中的幼儿一旦踩着散开的鞋带就可能摔倒;衣服过厚会使幼儿在运动中感到笨重、不灵活,活动过后因出汗太多而导致感冒;衣服太紧会放不开活动乃至拉伤肌肉等。

因此,在体育活动前,教师要不怕麻烦,认真的检查幼儿的着装情况,而且不仅是幼儿着装要便于运动,老师也要带好头,穿便于运动的服装,这样,在示范时才能正确的展示动作要领,或免去高跟鞋给幼儿带来的危险。

安全意识、安全技能

具备安全意识也是幼儿运动中安全问题的主体。教师具备安全意识,就能预见和估算活动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幼儿体育活动中,虽然没人愿意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毕竟幼儿是活动体,意外有时就发生在不经意中,教师要具备拉伤、扭伤、跌伤、碰伤等小损伤的简单处理技能及应对措施。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在运动中的安全意识,如不要随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时手先撑地、不要乱扔投掷物、跳跃或快速奔跑时不要说笑或伸舌头、有损伤要及时告诉教师、运动过热不要急着饮水等等。教师要不厌其烦的随时提醒幼儿运动时安全的重要性,制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培养幼儿安全运动的良好习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32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