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市场 >> 现代健身器材品牌分析
前言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得以凸显。国家也密集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升,将为中国健身器材消费市场的未来增长提供充足的消费动能市场前景广阔。
健身器材定义及产业链
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机、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动感单车等。健身器材行业上游涉及各类组成材料(钢材、金属钣金件、电子显示器等),中游主要生产是不同健身器材产品(跑步机、动感单车等),下游渠道则是各通过大型商超、专卖店以及电商平台像家庭、健身房等销售产品。
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历程
80年代以前基本是处于“零”发展状态,没有健身器材生产,也没有健身器材市场和用户。20世纪80年代初,健身器材开始进入台湾市场。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国外产品大量涌向中国,开始出现了行业的萌芽。
90年代健身器材行业的新兴力量呈现,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吸引外资和出口创汇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年中国加入WTO和年北京申奥成功,为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
就我国健身产业供给端来看,健身市场竞争激烈,大量竞争者导致国内商业健身市场品牌分散,行业标准及门槛较低。需求端来看,国内健身观念与习惯仍在建立过程中,国民运动和健身意识仍需加强。不过,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鼓励全民健身、积极参加锻炼以及国外健身风潮刮至国内带动成年人走进健身房,使得我国居民健身意识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习惯。
健身俱乐部数量
健身俱乐部数量是健身行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我国健身俱乐部数量自出现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从年家增至年的余家。虽然在-年间,健身俱乐部数量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为负。但是,随着近年来健身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专业化指导需求加剧,新一轮的健身风潮带动行业出现复苏迹象,健身俱乐部数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中国健身产业规模
数据显示:-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41.3%左右,庞大的健身人口为健身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年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约为亿元,近六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7%。
健身器材企业数
数据显示:我国健身器材制造业企业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年五年间增加了14家。年处于企业数量低谷期,主要是由于健身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出现关门潮。到年中国健身器材制造业企业数为家,其中亏损企业为43家,亏损面为16.48%,较上年亏损面15.29%有所扩大。
家庭健身设备数
国内的家庭健身器材消费市场规模仍然较小。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中仅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尚不足5%。我国健身器材年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年收入规模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健身器材收入年的.8亿元增长至年的.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5%。
国内企业竞争格局
1.英派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英派斯在青岛诞生,成为国内健身产业的开拓者。数据显示,-年信隆健康业绩整体处于增长态势,营收及净利润六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5%和8.1%。年一季度英派斯实现营收1.7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1.45%;净利润.9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六成。其中年度公司国内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3.49%;国外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6.51%。英派斯销售体系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健身俱乐部、星级酒店、军警部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家庭个人提供专业的健身康体设备及运动场地设施。从营收情况来看,英派斯年健身器材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99.67%。按产品看。商用健身器材产品收入7.28亿元,占总收入的84.98%;家用产品收入.4万元,占比1.83;户外产品占比12.17%。
2.舒华体育
舒华体育专注于跑步机、各类健身器械等运动器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产品已扩展至多品类自主品牌健身器材与展示架产品,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品牌运作为一体的规模化、多元化企业年舒华体育实现营收11.32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亿元。年一季度实现营收.02万元,同比增长20.43%;净利润.81万元,同比增长19.93%。
3.乔山健康
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亚洲领先的健身器材公司,以JOHNSON、MARTRIX、VISION、HORIZON等品牌覆盖商用、家用市场,公司已形成完整的全球化销售体系。其中JOHNSON为商用品牌;MATRIX为乔山的高端品牌;VISION为乔山的轻商用或家用品牌,一般用于小型健身房或健身会所或家用;HORIZON为美国乔山的家用品牌。自年创立以来,乔山健康集团营业额每年以超过30%的成长率,在业界中稳定地茁壮,并晋身为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健身器材公司。
4.康力源
江苏康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成立于年,自年起开始生产出口体育用品、健身器材。公司年产各类健身器材万台,主要产品覆盖跑步机、健身车、力量型训练器、自由重量类训练器、室外路径、群体活动器材等七大系列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市场,远销亚洲、欧洲、北美、中东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康力源实现销售13.5亿元,其中出口1.5亿美元,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评价,综合实力连续两年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二,是国内健身器材生产中的领军企业。
5.好家庭
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年,专注于运动与健身行业。目前业务面涵盖政府民众健身工程、商业健身、家庭健身三大领域,具备在任何一个领域为任何类型的客户提供完善健身解决方案的卓越能力。
6.JW嘉沃
JW嘉沃健身品牌建于年,众多品牌中最年轻的品牌,也是发展最迅速的品牌,专注提升客户卓越,阐述高端健身设备的定义,巩固健身设备经典品牌。近5年的时间,JW已成功布局中国各大城市,在中国健身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主流城市的高端商业健身会所、星级酒店与企事业单位,JW始终站在市场本质需求的角度,向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服务体系与更好的健身设备,创新颠覆的设计理念在亚洲的健身圈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引领了高端商用健身器材领域的潮流。JW,一直致力于做国际一线品牌的引领者。立志打造最能满足本质需求的健身设备品牌!
年5月24日备受健身行业瞩目的JW健身行业发展盛典在上海新洲际酒店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逾两百位健身俱乐部精英投资人,见证这场跨时代的盛会!JW健身行业发展盛典现场签约总共1.07亿!史无前例!
年嘉沃新品发布,李晨倾力驻场现场与菲斯特健身达成战略合作现场与世嘉健身达成战略合作互联网+产品不断升级
随着消费水平及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内消费者在追求健身器材产品功能性、安全性的同时,也将更加强调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以及自身个性化需求。未来企业将包含健康管理、指导科学健身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融合进健身器材产品,进一步实现健身的互动娱乐性、智能科学性、自我管理性、功能多样性的升级。
JW嘉沃Noah’sarkTJW嘉沃Noah’sar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