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梅河口扎实推进试点工

发布时间:2023/5/2 23:39:57   

周密部署协调,推动创建工作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梅河口市紧紧围绕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扎实推进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市试点工作,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让健康行为走进生活,城乡群众的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举办创建培训活动

科学部署,高质量推进创建工作

在创建工作中,梅河口市重点在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完善健康服务保障、建设健康生活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梅河口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22个市直部门、24个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创建工作启动大会,与各相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及时召开工作协调推进会,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单位创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促进工作落实。

按照重点工作优先保障的原则,在人力、财力上向创建工作倾斜。在全市范围内抽调6名技术骨干,成立创建工作办公室。构建起健康教育专业网络和工作网络,保证健康促进工作有专业人员指导,有具体人员负责落实。委托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基线调查,针对当地主要健康问题,科学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市财政安排了专项经费,为创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认真细致指导创建工作

广泛宣传,为创建提供政策支撑

邀请国家和省健康促进领域的专家,举办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专题讲座,并组织市本级专业机构人员,深入部门、单位进行巡回宣讲,帮助各级干部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使他们增强了解决群众健康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整合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才资源,成立市健康专家委员会,并制定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工作审查制度》,要求相关部门在出台公共政策时要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意见,充分考虑政策出台对群众的影响,并及时进行修订完善。2年来,共梳理文件1.3万份,补充完善与健康相关政策10余条,使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更加接地气、顺民意。

在创建过程中,针对一些重点健康问题和重点人群,开展了多次跨部门健康行动,与脱贫办开展健康扶贫三年攻坚活动、与宣传部开展“一袋牛奶的暴走”公益活动等健康促进行动,做到以健康服务促进民生保障。

开展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

开展多彩活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

一切为了健康,人人享有健康。秉承这一理念,该市启动了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学校、医院、健康促进企业等工作,使全民健康素养持续提升。

以提高职业人群健康水平为目标,严格落实工间操、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等制度,每年都举办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连续2年组织“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大赛,有效提高了职业人群的健康水平,有效地推动了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

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综合服务项目,投资余万元,与北京医童康心理诊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完成全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服务,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课进场馆活动,改变以往冬天体育课只能在室内进行的单一形式。

让健康理念植入少儿心田

全市医疗机构转变服务理念,设立健康教育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义诊等活动,惠及群众8万余人次。加强健康干预,开设了戒烟门诊、中医戒烟咨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等特色医疗服务。

引导企业将创建健康促进企业纳入到年度计划和日常工作中。梅河口市燃气有限公司率先行动,把每年5月5日和9月9日分别设为企业文化节和员工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增进了职工健康福祉,还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深入商超开展健康科普宣传

在全市城乡开展了“百千万”创建活动,村村都建有卫生室,在村屯小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设置了健康教育画廊。城市各社区都设置了文化活动室、健康书屋和健身室,服务保障功能日趋完善。成立各类健身团体余个,坚持每天组织科学养生、健身等活动,定期组织秧歌汇演、广场舞比赛等文体活动,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传播健康理念,建设健康设施。广泛开展控烟禁烟宣传,全市所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依托海龙湖公园、辉发河景观带等区域,建设了4个健康主题公园、4条健康步道,设有健康知识和急救技能知识普及区、健身器材区、养生长廊等健康设施,为提升城乡群众的健康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来源吉林农村报(图片由梅河口市卫生健康局提供)

作者蔡贵涛李义记者吴连祥

总编孟繁杰石巍韩铁英

编辑初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5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