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将责任融入永续经营让世界感受爱与温度

发布时间:2023/4/6 0:55:23   

撰文|温冲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无法实现永续经营。”这是刻在吉利骨子里的信念,也是吉利一直在坚持的事情。

  这种坚持正如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所提到的,“企业要有核心的价值观和超越赚钱之上的使命感,才能做到基业长青。”多年来,吉利始终坚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将这种使命感用行动串联为一个又一个的公益项目。

  吉利认为,一个企业不仅能服务消费者,还能正向回馈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从进入汽车行业就开始着笔书写的公益故事,旨在“让世界感受爱”的行动,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掷地有声的“我们坚信,做公益要坚持长期主义”中铺陈开来。

以公益教育为起点让光与希望照进现实

  “吉利的公益故事,要从浙江台州临海讲起。”李书福徐徐道来。临海,是吉利汽车诞生的地方,同时也是吉利办的第一所学校“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它见证了吉利汽车的成长,也见证了吉利公益的起步。

  “从年进入汽车行业开始,吉利就持续为汽车人才培养付出努力,并始终坚持非营利、公益性办学原则,不追求任何经济回报。”李书福表示。

  如今,吉利在浙江已经累计培养近4万人,在全国共创办了包括吉利学院、三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内的10所学校,为社会输送超过18万人才,每年近万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当然,“除了持续为社会培养人才,吉利也一直资助欠发达地区孩子的教育。”李书福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益教育是一种比直接捐款更重要的纵深。

  于是,吉利把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结合起来,通过整合自身院校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的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合作,开设余个“吉利成才班”,提供师资、实训、助学资金和就业机会。

  从吉利成才班走出来的张旭平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毕业后直接到吉利工厂上班的他说,“到吉利工厂的第二个月,第一次拿到了自己挣的工资,兴奋了好久,因为终于有能力改善父母和姐姐的生活了。”后来,他成为了吉利焊接车间里技术最全面的高级工。

  教育缺失在相对欠发达的地方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而这种情况在女孩身上更加明显。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后一批脱贫的地方,此前有很多女孩子迫于无奈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年,吉利看到了他们的困难,展开一对一帮扶,又于年开设了“吉利女子班”,每年投入约70万元,提供学费、生活费等方面的资助,帮助这些女孩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年后的今天,从吉利女子班毕业的初中生,几乎全部考上了高中,一大半还考上了省重点。苏呷么成花在给吉利的信中写道,“当时得知自己不能继续读书时,心里就又难受又委屈,吉利的帮助‘恰似寒光遇骄阳’,让我终于考上了高中,是你们成就了今天的我。”

  像苏呷么成花这样改变命运的女生还有很多,吉利已经累计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她们大都在吉利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及家人的命运,走出了大山,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守护孩子身心健康以爱之名点亮他们的梦想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不仅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还需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

  但现实中有很多孩子却在遭受疾病的折磨,在广西百色流行着一种怪病,全身水肿、器官变形,患病的大多数是儿童,需要终身输血和排铁治疗,大概率活不到成年。这种病被称为地中海贫血,骨髓配型非常难,治疗费用昂贵,很多家庭承担不了只能绝望地看着孩子生命凋零。

  “去年,吉利了解到这些孩子的困境后,投入万元成立了关爱百色地贫患儿专项基金,帮助他们做干细胞移植手术。”李书福表示。目前,已经有名孩子纳入了这个救助计划,有11位孩子配型成功并顺利完成移植手术,回归正常生活。此外,在浙江台州发起了尿毒症患者救助行动,截至目前已帮扶救助名患者。

  救助患病儿童,可以帮助孩子回归正常的生活,也可以照亮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不过,吉利也知道,恢复健康的孩子曾经经历的痛苦与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更希望孩子们不要生病,拥有健康的身心。

  建跑道、修足球场,带孩子们学习使用专业的体育器材;引入“第二课堂”,让孩子们涉猎青少年编程、航空航天探索、生物科技等多领域的知识,吉利用“梦想绿跑道青少年筑梦平台”(简称“绿跑道”)项目,“点亮孩子们的体育梦、科技梦。”李书福表示。

  如今,绿跑道项目已经步入第十年,先后走进内蒙古、云南、山西、甘肃、浙江、陕西等地78所小学。今年恰逢年杭州亚运会,吉利还邀请30名“绿跑道”项目的青少年代表来到现场观赛,圆了亚运梦。

用善意和创新来武装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帮扶

  像教育和健康一样,吉利追求的公益,从来不是只通过“输血”来解决一时的困难,而是要从源头找到解决方案,给予帮扶对象自力更生的能力,探索可持续“造血”的公益模式。

  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份胜利背后有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努力,作为深入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的一员,吉利在扶贫攻坚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走出了覆盖全产业链扶持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之路。

  参与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吉利没有停留在捐款捐物层面上,而是充分调研“硬骨头”存在的症结在哪,结合自身优势,通过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于是,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吉利就启动了“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

  6年时间,吉利通过“吉时雨”项目投入近7亿元,在全国10省20地区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农业扶贫、消费扶贫”,在20县43村开展农业项目31个,责任采购农副产品超1亿元。

  例如,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为了让茶产业实现腾飞,吉利新建现代化茶叶精深加工厂——雷山云尖公司,并在经营上、技术上、市场上,提供全产业链路的支持:派副总级人员长期驻点培养当地人才;聘请专家制定标准、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建立“产业+商业”模式,拓展雷山茶销售渠道,延伸茶产业链。同时,进行品牌跨界,打造公益网红产品,提升品牌价值。

  如今,这种可持续的创新式产业扶贫,已经惠及当地17个村多户贫困户,并收获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据悉,吉利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全国就业扶贫基地等50余项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扶贫案例,还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组织编写的首部《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

以尖端科技赋能生态保护积极探索新型慈善体系建设

  探索可持续公益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吉利一直以来在坚持的事情。“吉利始终坚持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践行‘让世界感受爱’的公益主张,积极探索新型慈善体系建设。”李书福表示。

  因此,除了帮助社会中相对困难的人,吉利公益也   目前,“蓝星卫士”海洋公益行动已经在浙江宁波等地成立的环保队伍,清理出超2.5吨海洋垃圾,并通过循环再生系统实现“变废为宝”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吉利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九颗卫星顺利进入轨道,“蓝星卫士”海洋公益行动将充分运用卫星遥感AI数据服务,实现对海洋垃圾漂浮物的动态监测、协助治理海面溢油事件等,同时还可以结合光谱模型和AI算法,提升生物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接下来,“蓝星卫士”还将基于卫星遥感技术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等专业机构展开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探讨海洋生态保护工作。

  李书福强调,“吉利将以航天科技赋能海洋生态保护,为守护地球生态不断贡献力量。”实际上,这不仅是民营企业第一次运用航天技术手段赋能海洋环保,同时也开启了民营企业以尖端科技探索新型慈善体系建设的新篇章。

  “让世界感受爱”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行动。吉利在过去25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公益慈善,并渗透到教育公平、医疗健康、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给无数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也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2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