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

西平县让乡贤衔泥归巢为乡村振兴赋能

发布时间:2023/3/17 3:46:09   

  “二郎镇广泛动员在外成功人士和乡贤助力乡村振兴,为改变家乡面貌增添坚实力量。”

  “专探乡于庄村新建的小游园,是一位退休老师所建;村史馆是西平县十大乡贤之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焦占营捐建。两年来,我们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和乡贤助力家乡建设,先后捐资达多万元。”

  “出山镇在外的成功人士比较多,他们为我镇的人居环境整治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我们创建'生态宜居星'增添了底气和动力。”……

乡村处处高“颜值”。

  近日,河南西平县委书记李全喜、县长侯公涛带队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星”支部创建等重点工作进行观摩评比,活动中该县副县长、二郎镇党委书记耿扬、专探乡党委书记陈亮、出山镇党委书记任立刚分别汇报介绍说。

  今年以来,西平县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移风易俗、乡贤孝贤文化、“五星”支部创建等工作相互结合,统筹推进,积极探索乡贤兴村机制,深入挖掘“新乡贤”力量,激活“新乡贤”资源,做好乡贤引、育、用文章,吸引了一批有能力、又怀揣理想、情怀和担当的乡贤捐资助力,推动了宜居宜业家园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五星”支部创建等工作迈上新台阶。

“爱心亭”里游人乐。

乡贤共治,聚人心谋新篇

  为凝聚更大合力,切实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该县二郎镇坚持倡导“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的   “回家后,看到门前旁边的坑塘杂草丛生,里面堆满垃圾,还有生活污水,每当夏季来临时,都发出难闻的气味,苍蝇蚊子乱飞。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瑞航牧业公司李林霞被眼前一幕惊呆了,当即给村委会捐款33万元,用于坑塘整治及环境卫生改善等工作。

  “自己办企业赚了钱,不能忘记家乡!”华豫禽丰牧业公司的罗振洋有一次到村委会办事时,看到村委会破旧,办公条件较差,于是给村委会捐款8万元,用于村室建设,改变办公条件。

  二铺村转业军人陈俊锋同志在外务工成功后,也想为村里发展做些努力。当他春节回乡后,看到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小路仍是泥泞的土路时,就捐款5万元用于村里修建水泥路,彻底改变村民的出行条件。

  “这样暖心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捐款有力带动了村民支持本村环境面貌的改变,为二郎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增添了坚实力量。”耿扬说,截至目前,该镇已收到捐款76万元。

 农家书屋书香浓。

垂范乡里,齐参与共创建

  嘉言懿行垂乡邻,最是乡贤润桑梓。

  在专探乡于庄村小游园,除了花草掩映的走道和游廊外,园内还有两处凉亭。其中最醒目的是一位退休老教师捐助的“爱心亭”。

  据于庄村党支部书记焦克勤说,这座“爱心亭”是村小退休教师于中显把儿女们为自己准备的用来买棺木的4万5千元钱全部捐出建成的。老人不仅自己捐建了“爱心亭”,而且又动员自己的儿女们捐款2万元用来建设小游园。

  为助推美丽乡村振兴、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于庄村决定将昔日荒坡改为公园,但缺资金、缺人力成为摆在面前的两大难题。

  年春节期间,焦克勤召集于庄村部分退休教师和乡贤开会,成立了以退休老教师于中显为会长的“爱心协会”,负责组织募捐活动。“爱心协会”成立后,焦克勤率先组织家庭成员捐款数万元,协会成员也争先恐后捐款。

  这一情况在于庄、张王庄村民的   仅仅几天的时间,“爱心协会”便收到群众捐款66万元。今年4月间,焦克勤还联系几位在外工作的乡亲合力为家乡建设图书阅览室、村史馆等。据了解,为建好村史馆,西平县10大乡贤之一,现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的焦占营捐资达20万元。

  目前,于庄村史馆已投入使用,每天都有大批村民来参观,在这里话往昔,忆乡愁……“广场上盖起了现代大气的戏楼、干净卫生的公共厕所,又填平了广场北侧的污水坑,建起了爱心亭、假山喷泉,爱心走廊和小花园等,完全可以和城市公园相媲美。”村民们高兴地说。

村史馆里话乡愁。

反哺家乡,担责任惠乡邻

  白芦笋基地清香怡人,棠河酒坊曲味荡漾……

  走进省级生态旅游特色村西平县出山镇牛昌村,浓郁的乡情、丰盈的乡愁扑面而至,生活的慢节奏、休闲态、沉浸式让游人流连忘返。

  出山镇党委书记任立刚说,这得益于在外成功人士的大力支持,出山才有现在这般“颜值”。

  “人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家乡,家乡才是根,只有真诚地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传递社会责任,才能真正得到乡亲和社会的认可。”爱心人士陈红克动情地说。陈红克是出山镇姚岗村委会三张村人,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后先后就职于广东科技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年至今就职广州建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经多年历练之后,陈红克和爱人侯定雯凭借多年在工作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携手参与了新消费、新科技、新领域的投资决策,对宏、微观经济有自己的一定见解,先后投资10余家企业。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陈红克夫妇成功不忘回报家乡,有了积蓄之后,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年8月在陈红克的组织下,举行了玉皇庙学校师生大聚会,并给学校筹建了图书室,捐赠了空调、图书,教、体育器材等;年疫情期间,在当时口罩极为短缺的情况下,陈红克夫妇想方设法为姚岗村委会捐赠了价值八千元的口罩和3千元现金,有力地支持了村里的防疫工作;年初,当陈红克得知村里进行美丽乡村改造时,又积极捐助15万元,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其他村民也踊跃捐款16万元。一个自然村户累计捐款达30多万元!

  乡贤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当前,无论是在僻静的山村,还是在喧闹的城镇,一个个质朴温婉、乡风浓郁的美丽村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布于这方沃土的角角落落;一座座匠心独具的游园绿地景观,更是将乡村“颜值”点缀得锦上添花。

  放眼嫘祖故里西平,爱心人士不断涌现、倡贤尊孝蔚然成风、社会良好风尚有效弘扬,既处处彰显着“喜见淳朴俗,积德为厚地”的文明新风尚,也处处呈现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田园风光,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阔步前行。(西平县文明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9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