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优势 >> 2021,青岛体育跑出加速度
「本文来源:青岛日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张羽
回望年的青岛体育,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在记忆中定格。8月的东京奥运会,陈梦两夺金牌延续国球辉煌,为中国体育腾飞贡献青岛力量;9月的陕西全运会,名青岛籍健儿乘风破浪,为山东体育达成全运会“四连冠”伟业拼尽全力;5月的最美海岸线边,名跑者以奔跑之名向世界出发,展示着这座城市独具魅力的现代气息……
不只是赛场上的风云激荡,让每个人感同身受的还有体育带给生活的“小确幸”。更多的运动场地、更便捷的运动方式、更丰富的民间体育赛事……逐渐融入日常的体育元素,不断提升着每个青岛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呼应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青岛健儿摘金夺银
前浪不息,后浪奔涌。年的世界和中国体坛,青岛体育雁过留声。
8月的东京奥运会,我市共有11名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参加16个项目的争夺。陈梦连夺女子单打和女子团体两枚金牌,实现了青岛运动员连续四届奥运会摘金的壮举。除此之外,“青岛军团”还有3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入账。33岁老将邓志伟的坚守令人动容,而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于海成、殷梦蝶、卜廷凯三人在各自项目上均创造了中国选手奥运会最佳战绩,未来可期。
如果说东京奥运会是“四年磨一剑”的逐梦,那么奥运结束一个月后的陕西全运会,则全面体现了青岛竞技体育作为山东龙头的厚实“家底”。据统计,共有名青岛籍运动员代表山东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26个大项个小项比赛,占我省参赛总人数的20%,他们斩获了15金18银15铜共48枚奖牌,奖牌数占山东省奖牌总数的三分之一。
正是由于在这两大赛事上的精彩表现,山东省委、省政府给予青岛市体育局记集体一等功。
青岛体育健儿在国内外赛场上摘金夺银的同时,更多的精彩赛事也来到我们的身边。全国游泳冠军赛、青岛国际马拉松、“发现·青岛”城市定向赛、第十三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山东半岛帆船拉力赛、青岛市第五届运动会等大型赛事活动如期举办,成为全城狂欢的节日。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青岛在3月成功举办了疫情以来全国首个允许观众现场观赛的体育赛事——CBA全明星周末,再一次点燃了城市激情,彰显了青岛体育的使命担当。
市民健身举步可就
一座热爱运动的城市、一个热爱运动的国度,总是充满生机、活力无限。年,市民身边不断“出生”“长大”的健身场地和设施,让更多人因“举步可就”的便捷,养成了良好的健身习惯。
今年7月,位于奥帆中心内的燕岛山公园完成改造正式对外开放,蜿蜒而上的健身步道和十几台功能完备的健身器材,让这里在观景休闲、网红打卡之外,更增添了运动之美。“从我们家走过来只要五六分钟,以后真是太方便了。”记者前去探访时,正在“太空漫步”的市民孙玉强喜上眉梢,“器材新、空气好、环境好,在这儿锻炼感觉特别舒服。”
今年以来,像孙玉强一样就近享受健身之乐的市民越来越多了。市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全年新建体育公园、笼式多功能运动场、社区健身健康中心40处,更新新建健身设施处,全市达到余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全省第一。与之配套开发建设的“青岛智慧体育平台”一期工程,在运动场地设施管理、体育赛事活动参与、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硬件提档升级的同时,相应的体育活动也不断丰富。今年以来,我市以庆祝建党百年为主题,举办各类群众性健身活动万余场。“跑遍青岛”大型主题健步活动走进10个区市,首届社区运动会深入个社区,线上线下数百万群众踊跃参与;举办市民体质健康达标测试运动会,完成余例市民体质监测;成立体医融合专家志愿服务团,开辟体医融合大讲堂;针对广大家长普遍关心的青少年超体重、近视、脊柱侧弯三大常见问题,联合市教育局、卫健委等部门,举办了2期超体重学生夏令营和10期青少年脊柱健康培训,推广脊柱健康操,全市中小学普及率超过50%。青岛的“体教融合”工作作为全国典型,由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推广。
体育产业提档升级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国务院办公厅年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到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这条新赛道上,青岛正努力奔跑。
市体育局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市体育产业总产出亿元,“十三五”期间增长34%,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12%,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作为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全市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6亿元,人均体育消费.35元,占人均消费支出9.5%。创历史新高。
青岛体育产业高速增长背后,是市体育局全力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体育力量做出的努力。
体育惠民方面,开展“你健身我买单”体育惠民消费券发放活动,财政资金投入,叠加企业让利,消费者享受到超过千万元的实惠;发动余家体育企业成立诚信联盟,倡导合法经营,加强行业自律;联合李沧区人民法院成立全国首家体育消费纠纷巡回法庭,有效化解矛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大力发展时尚体育方面,出台《体育赛事活动补助资金实施细则》,社会资本参与兴办体育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释放;青岛时尚体育季时间跨度3个月,涵盖10余项时尚体育项目,让市民每到周末节假日在城市的一角总能感受到时尚体育带来的青春活力。而随着即将到来的年激光雷迪尔级帆船世界锦标赛、年亚洲杯足球赛和中国羽协训练基地等项目成功签约落地,青岛体育产业无疑将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
青岛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也博得了外界的高度评价。年,青岛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产业发展城市”、“体育旅游热门境内城市”;奥帆中心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在体育产业“国家队”中,青岛已拥有6个“国字号”招牌,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