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器材 >> 体育器材前景 >> 中国少棒队夺世界冠军背后
年夏天,一支由孤儿和农民工子弟组成的中国少年棒球队,代表中国出征日本。在江户川经过激烈的层层角逐,夺得了阔别11年的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冠军。这支“完全来自民间”的棒球队他们是怎么有可能一度能够如此所向披靡?带领他们的主教练李伟,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光影记忆那些年,带着这种好奇的心,摄制组走进了这只棒球队,走进教练李伟、走进这群拿到世界冠军的孩子们的身边。
北京新星龙人俱乐部大胡子教练李伟棒球教练原来是个大胡子
北京大成学校地处丰台区、海淀区和石景山的交界处,四周被一片居民区包围,在北京是一所再普通不过的学校,现如今因为拥有一支成绩不错的棒球俱乐部而名声在外。组建和带领这支队伍的人叫李伟,我们在北京大成学校一栋简陋的宿舍楼下见到了他。四方脸留着短发,蓄有一脸的络腮胡须比头发长,红色运动服上衣。
原凤凰卫视评论员主持人杨麟与李伟说明来意寒暄过后,跟随他的脚步来到三层,首先映入镜头的是墙体两侧上的巨幅图片,一幅是他和队员夺冠时的,另一幅是定格在不同时期的比赛场景,在往前行就是是他的宿舍办公室和孩子们的宿舍了。
棒球俱乐部获奖照片
在昏暗的灯光下推开门,看上去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单身宿舍,狭小的宿舍里,有一张上下铺单人床、他说下铺是他睡觉的地方,上铺则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奖杯,窗台上还放了几座,说是摆放,看上去实际上是堆放。这些奖杯也见证了他组建棒球俱乐部以来的每一个荣耀时刻。一张书桌上放着电脑和其他一些小东西,还有两把椅子。主持人杨锦麟看到这一切哎呀了一声脱口而出:“这个也应该写一篇《陋室铭》真的是陋室。”
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冠军旗李伟出生在北京,8岁开始打棒球,后来入选了国家少棒队,16岁打过世界少棒锦标赛,并夺得了亚军,当时他在首都体育师范学院竞技体校念书。他球打得不错,但是个极不安分的学生,后来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了。文化水平只有小学4年级的他退出了棒球队,步入了社会。
俱乐部不同时期获奖奖杯采访中他说:“我这10几岁我就在社会上,卖菜啊,拉黑车、开黑车,完了做废品收购站,反正就是比较下等级的工作,收入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可以养活自己。”后他去了美国,在美国生活四年的日子里,看过职棒赛,开心得像个孩子。“他的合伙人说你以前是打棒球的,将来得做点跟棒球相关的事。”一句话似乎点醒了他,自己还经常梦见小时候,跟一帮孩子一起打棒球,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特别开心,喊声、笑声总会在他的耳边回响,他清醒意识到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还是打棒球。年他决定回国组建一只少年棒球队,开始把理想付诸于实践。
李伟接受采访训练一个月14个只剩下3孩子
从美国回到北京的李伟,埋藏在心底的种子终于开始萌发,那年丰台区教委决定把棒球引入大成学校,并探索体教结合发展棒球之新路,李伟借此机会入门开办一家北京新星龙人棒球俱乐部。他说:“人家美国的体育消费达到了20%,我们只占人均消费构成的0.3%,体育产业肯定有巨大的前景。”开办棒球俱乐部,纯粹是在商言商。
俱乐部队员训练情景他第一次开车去内蒙招生看似很顺利,一下子在呼和浩特招了14个小选手学生。训练一个月后,谁知,家长们怀揣着来北京玩玩的心里,又陆续带着孩子又回了内蒙,最后只剩下3个没走。两个还是亲戚关系,性格顽劣,家长管不住,希望大胡子好好管教。问题是他还包了这14个孩子和家长到北京的火车票,以及在北京一个月的吃住的4万元开销,这让合伙人很不满。说到这他苦笑着说,“那时所有的开销都算我头上,自己也想过不干,但我不是那样轻易认输的人,不然也不会做到今天这个程度。”
大胡子教练李伟半年过去了,李伟心里十分沮丧,少棒队依旧招不进什么学生,他一次次又跑到内蒙古、西藏的孤儿院、福利院,挑选小队员,一年之后他终于凑齐了一支15人的完整球队。而这支由孤儿,和贫困家庭孩子组成的杂牌军,经过不到一年的训练,就在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国内好评如潮。李伟坚定地认为,打棒球能让这些可能去流浪的孩子走上正轨。
俱乐部队员训练情景孤儿不孤让爱心温暖每一个人
李伟每次回忆内蒙选材之行就会提到杨燕勇,他发现这孩子跑步,跑得最快,他很感兴趣,于是问道,“你爸爸妈妈是谁?”小孩不说话,再问还不说。后来有人告诉李伟,孩子是个孤儿。杨燕勇至今都不会忘记那一天,那个大胡子问了他,并把他带到北京的情景。
俱乐部教练接受访问在俱乐部,杨燕勇曾先后4次逃离,让李伟大伤脑筋。最后一次,李伟不打算找他回来,杨燕勇重新开始流浪,但世界之大,依旧没他容身之处。走投无路时,他在衣兜里发现一张纸条,是李伟写的,“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是一匹狼!”他似乎再次听到了召唤,主动回归,从此再也没有逃离,直到他被上海金鹰俱乐部选中,一路入选国家队。
队员训练一丝不苟来自西藏强巴仁增今年12岁,爷爷是他唯一的亲人。年李伟把他从拉萨关爱福利院带到了棒球队,采访中问他刚接触棒球的时候喜欢吗?他说刚开始有一点不喜欢,后来打打就喜欢了。现在强巴仁增已经成长为队里的主力队员,去年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中,他截杀了中国台北队的一记关键球,为少棒队带来了冠军。
棒球场上要像狼一样“抢饭吃”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从打不中到打中,从打不好到打好,需要很长一段路走。李伟经常告诉这些孩子学打球,更要学做人。打棒球要想打出来,就要拼命,就得狠,像狼一样,在棒球场上抢饭吃。
棒球队生活训练的宿舍和场地,都在北京大成学校。孩子们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文化课,放学后进行棒球训练,但是没有属于自己的训练场地,有一些训练器材都是教练们自己想办法做的。
我们和教练李伟一起走进训练场地,他指着眼前说:“这个网子都不是正规的这种棒球的这个用的网子,都是渔网。”用渔网?渔网便宜啊,那年我在江苏训练的时候,花了2千多块钱买了渔网,从江苏那边拉回来的。便宜但是管用吗?管用,就是用一年就得换一批网子。一般的如果专业的网要多少钱?专业的网子应该要一万多块钱吧。这个柱子也是,它这个球,一打上去有时候往回弹,这是人家不要的那个垫子,我给补了这上边,等于这球一打上吧,它弹不回来小孩不容易受伤。
在训练场上我们也观察到,孩子们有时很怕李伟,怕他的大胡子,更怕他的大嗓门。几乎每个队员都挨过打,十来岁的队员们都怕他,却不离不弃。他叫郝佳琦11岁,是个性格很内向的孩子,但是他很能吃苦,他的愿望很简单,希望以后可以成为出色的棒球运动员。在采访拍摄他时问他挨打过吗?他腼腆一笑说就是从老挨打开始的。
记者:老挨打,是比你大的同学欺负你吗?
郝佳琦:不欺负。
记者:那挨谁打啊?
郝佳琦:教练,他看你做的不对。
记者:就打你?
郝佳琦:嗯。
记者:那你当时心里生气吗?
郝佳琦:不生气。
记者:为什么不生气,会离开吗?
郝佳琦:就我做的不对,我不走。
来自底层的孩子很敏感,家庭无法提供帮助,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创伤,所以需要更多的关爱。李伟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言传身教,用父爱般的温暖和坚强,使他们过上跟正常孩子一样的快乐生活。同时他也塑造出这样一支成绩优异的少年棒球队。李伟希望他们在打球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做人,怎么坚强地面对世界,让他们从棒球当中学会这些东西,学会怎么生存。这是最主要的,他才能融入到这个社会,去会帮社会做出点事情,这也是李伟最希望能够看到的。
走进北京新星龙人棒球俱乐部,走进如此简陋的这么一个条件之下,让我们有些感动。在训练场我们也看到孩子们,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个个动作,训练场地器材简陋,训练刻苦劲头不减。主持人杨麟说:“自强不息这四个字,大家都知道怎么写,但要真正做到,可真不容易,李伟和他的孩子们做到了,他们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球队屡创佳绩。”
棒球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学习、训练,训练、学习,孩子们在追梦路上就必须独自料理生活,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和家人团聚。每天上完课还要进行几个小时的紧张的训练,然后才开始吃晚饭。今天晚饭炒饼、咸菜,鸡蛋汤。最小的孩子先吃,然后再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吃,最后呢才是教练员吃。
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吃完饭以后又非常自觉,拎起书包就到自修室去学习,这是天他们每天都要做的功课。每天教练李伟也会利用自修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一些励志的故事,让孩子们圆梦的过程中,除了练好自己棒球本领,所学好这文化知识,最关键一点要学会做人,做人的本事、做人的学问。李伟坚信他们早晚会有棒球界的姚明,他的希望在继续,梦想在延伸,这种生活将会贯穿他的整个人生。
李伟这个极为普通的40岁的汉子,和他所带的这帮孩子们的故事,给我们很多的感动,也很多的感慨,这些贫寒的孩子,这些孤儿,这些农民工的子弟,他们凭着他们的坚强的意志,他们登上了世界少年棒球冠军的宝座,他们把不可能化为可能。
李伟和他的孩子们给我们的启示和感动,并不止于棒球,它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据了解新星龙人俱乐部近年来,已向国家队输送了7名队员,职业队员更多,全国7支职业队,有6支都有他们的队员,上海基本上整个队都是他们输送的。